接待印度尼泊尔宾客时应注意什么?
印度人在见到熟人和客人时都双手合十,举于胸前,并面带微笑地道一句"纳玛斯戴"(Namaste)。这是印度的传统见面礼。"纳玛斯戴"在印度语中是一个表示吉祥和尊敬的词语。印度人在见到自己最敬重的人时则要行触脚礼,即见面后俯下身去触对方的脚,然后再摸一下自己的额头。这是表示对尊敬者的最高礼节。
现代的城市居民见面时更多地是行握手礼。但千万要注意的是,决不能伸出左手和别人握手,因为印度人认为左手是不洁的(上厕所时用左手掬水清理排泄物),用左手握手被视为是对人的不敬和污辱。
印度人的家里一般都铺有一块地毯,客人和主人均席地盘膝而坐,即"结跏趺坐",将两***叉叠放于两腿之上,双手放在双膝上。现在城市居民更多地使用沙发和椅子,但仍有不少人爱在沙发上盘膝而坐。
尼泊尔和印度是同一个种族吗?
尼泊尔和印度不是一个种族?尼泊尔人一般指生活在尼泊尔境内的所有种族,主要为廓尔喀人,属于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系12世纪雅利安人与卡人的混血后裔。印度人一般也指生活在印度境内的所有种族,主要分为尼格利陀人,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蒙古利亚人,达罗毗荼人及印度雅利安人。
先说个大背景,其实“民族”在尼泊尔/印度本身就是个伪概念。
因为民族太多了,有些是基于人种、有些是基于种姓,尼泊尔有大约120-130个民族(种姓)和语言/方言。
印度也有一百多个民族,有接近700种语言和方言,各种肤色、方言、宗教分支、生活习性,历史渊源和发展轨迹各不相同。
印度和尼泊尔都是多民族国家,有相同的民族。
在尼泊尔境内的尼瓦尔人、塔芒人、古隆人、马嘉人等是尼泊尔最早的定居者。
公元11-13世纪。印度的雅利安人迁入尼泊尔,他们带来了印度教和种姓制度。自此,尼泊尔的民族、人种、宗教信仰等开始复杂起来。
尼泊尔和印度是一个种族吗?
尼泊尔和印度不是一个种族?尼泊尔人一般指生活在尼泊尔境内的所有种族,主要为廓尔喀人,属于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系12世纪雅利安人与卡人的混血后裔。印度人一般也指生活在印度境内的所有种族,主要分为尼格利陀人,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蒙古利亚人,达罗毗荼人及印度雅利安人。
尼泊尔人和印度人不是同种人。尼泊尔人是属于黄种人,而印度人是属于白种人,是属于雅利安人。
尼泊尔和印度相同之处是国内大部分人都信印度教。尼泊尔是世界上唯一的印度教君主立宪国。印度教在尼泊尔的流传虽然比佛教晚,但后来却成为尼泊尔的国教。
但惊诧的是两国之间的关系却一点也不融洽,种姓制度和种姓意识在尼泊尔的印度***中不像在印度的印度***中那样严格和强烈,因此女***客在尼泊尔较于印度显得“宽容”。
如何看尼泊尔和印度的关系?
2016年去过,从加德满都一路朝印度方向旅游,亲身感受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首先能感觉到这两个国家从历史应该走的近。饮食几乎一模一样,咖喱饭最能代表,交通都是靠左行驶,穿衣打扮很接近,女人穿丽萨,穿金戴银,人也都长得很像,像我们这样的外国人,基本无法分辨,还有就是一样的信仰哦,不知道在国家利益面前有多近,单从老百姓生活看,那是从根上的近。
政治层面,尼泊尔和印度的关系算不上好。社会文化层面,尼泊尔还处在印度文明圈之内,但也是边缘。
为什么说尼泊尔和印度的政治关系不算亲密?最明显的原因是,在过去的仅70年里,印度就三次对尼泊尔挥动制裁大棒,胁迫尼泊尔遵从自己的意志,因此,尼泊尔精英阶层对印度的不满也是积攒已久。
由于尼泊尔是个内陆山国,国内所需物资大部分都得通过与印度贸易得来,所以掐断与尼泊尔的贸易变成了印度制裁“不听话的尼泊尔”的有效手段:
印度成立后不久,就在1953年向尼泊尔加德满都陆军总部派出了军事代表团,并且在尼北部和中国的边境哨所内也安插了印度的军事人员,但是到了1969年,尼泊尔就要求印度将这些代表团和军事人员撤回国内,印度大为光火,1***0年就拒绝与尼泊尔续约印尼贸易与过境条约,使得尼泊尔一度无法获取国内紧需物资;
到了1989年,尼泊尔决定从中国进口武器,印度对此决定十分不满,对尼泊尔实施了长达14个月的贸易禁运,迫使尼最终低头;
2015年,尼泊尔国内颁布新宪法,由于新宪法拒绝亲印度的马德西人(其实是印裔尼泊尔人)单独建邦的要求,印度就以加大与尼泊尔边境口岸的“安检力度“为名,大幅阻碍燃油、燃气等尼泊尔非常需要的物资的通关速度,一时尼泊尔国内爆发“燃料危机”。对此尼泊尔的回应是,要求印度不要“逼人太甚”,否则将向中国求助。2017年底尼泊尔“亲华派”竞选成功,也被解读为尼国内对印排斥情绪加重。
(2015年由于印度刻意减慢燃料通关速度,导致尼国内燃料危机爆发,人们排队获取每天的限额)
对于任何一个正常的国家而言,无论大小,印度这种典型的以势压人、霸权行径都让人受不了,尼泊尔也不例外,但也应该看到的是,从社会文化层面,尼泊尔和印度文化的关系还是很紧密的,这点从尼泊尔境内80%的人都是印度***就略见一斑。
【社评:尼泊尔和印度领土争议升温,这个也是英国殖民时期历史遗留问题,尼泊尔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 尼泊尔国
本报讯/公子权
据中新社加德满都5月20日消息,尼泊尔官方20日正式对外公布一份新的全国行政管理地图,其中所划领土面积比旧版地图要多出335平方公里。
- 尼泊尔西部领土长期受到印度渗透,印度裔居民比例大
尼泊尔将西部卡拉帕尼(Kalapani)、里普列克(Lipu Lekh)、林比亚杜拉(Limpiyadhura)三个地区纳入了进来。而这三个地区,是近段时间尼泊尔同印度之间领土争议的焦点。
尼泊尔总统比迪亚德维班达里表示,利比亚杜拉、利普勒赫和卡拉帕尼地区都是尼泊尔领土,将***取具体外交努力收回这些领土。他说:“尼泊尔的官方地图将相应地公布,包括尼泊尔的所有领土。”
- 尼泊尔和不丹国
- 印度
2020年5月8日,印度国防部长拉吉纳特·辛格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上宣布,印度修通了一条长80公里的里普列克公路。尼泊尔外交部随后发布声明指出,这条公路穿过了属于尼泊尔的利普列克地区。尼泊尔认为这是印度干涉尼泊尔***,无视尼泊尔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
因此,两国间领土争议再次升温。
5月13日下午,尼泊尔***在尼西部达尔丘拉(Darchula)的比亚斯地区设立了一个武警部队边境哨所,以增强在该地区的影响力、监控力。同时尼泊尔出动米17直升机将尼泊尔军队送到海拔5000米的昌鲁无人区阻挡印度军队北上。
- 雪山小国尼泊尔
据统计,尼泊尔全国总面积平方公里,2016年总人口约为2898万人。居民80%以上信奉印度教。尼泊尔的经济外交受印度影响,许多尼泊尔社会精英留学印度,“三观”倾向印度,尼泊尔建国前后有大量印度***涌入,此外二者都是英联邦成员国,有很深的历史纠葛。
1814年,尼泊尔遭到英国入侵,被迫割让大片领土给英属印度,外交受英监督。后来这些领土大都被印度占领继承。其中当然包括争议领土地区。但是由于这些地方人烟稀少,没有战略价值,一直都是搁置争议,只是近期印度才基于克什米尔地区与巴基斯坦争端升级,才开始布局北部。
英国人走的时候,尼泊尔雇佣军“廓尔喀军团”印度瓜分了18个联队,尼泊尔继承了6个。可以说,大英帝国不安好心,为印度和尼泊尔关系埋下隐患。
- 尼泊尔雇佣军廓尔喀弯刀
- 尼泊尔军人
- 尼泊尔陆军
自建国以来,印度继承了大英帝国的政治遗产和殖民主义作风,一直觊觎周边领土,对于扩张领土非常热衷,凭着其在南亚次大陆国家中的强国姿态,与各邻国都发生过领土***。印度自恃南亚“老大哥”,对待周边小国蛮横傲慢,第三次印巴战争以及孟加拉国建国、吞并锡金、出兵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对尼泊尔实行经济封锁。
- 尼泊尔被印度和喜马拉雅山包围,经常被印度经济制裁,尼泊尔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议也许只是一厢情愿
由于利普勒赫和卡拉帕尼地区地区具有成为经济走廊的潜力,印度便单方面将其归为己有,尼泊尔一直在针对印度的领土主张进行抗争,但收效甚微,这次尼泊尔发布新版地图,表达了对不断得寸进尺的印度又一次强烈的反抗。
至于尼泊尔的外交谈判结果如何,小编对此持悲观态度,印度对北部领土的扩张是贪婪无厌得寸进尺的,近年来一直对中方***地区正常的基建指手画脚,同时自己却增兵修路渗透,增加军事存在,典型的南亚霸主风格,中方应该保持警惕。@宋新社
(文/编辑公子权)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尼泊尔在喜玛拉雅山的南边,南亚次大陆北,其国土的东、南、西三面皆与印度接壤,除北方与隔中国喜马拉雅山相望外,其余三个方面皆被印度包围,就像是印度的一个邦,人口2600万。
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由100多个民族构成,种族制度尖锐,人口接近14亿。
尼泊尔是山地小国,实力孱弱,加上被印度呈扇形包围,虽***独立,但无论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皆被印度控制,其内政、外交权力实际上也得看印度脸色,敢怒不敢言,实际上相当于垂帘听政。
当然,尼泊尔也不甘心于此,不愿当印度的棋子,但对此也无可奈何。为改变此种状况,尼泊尔逐渐将希望寄托在了我国身上。尼泊尔***心里也明白,可以借我国之力,以削弱印度影响力。尼泊尔孜孜以求的独立自主,也就有了变为现实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