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你家那边吃什么呢?带坐标分享冬至美食吧~?
冬至节的由来与习俗
我来答
舞璇滢
LV.5 2019-07-04
一、冬至由来: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用“平气法”(即平均时间法)划分节气。
“平气法”用测影确定黄河流域的日短至作为冬至日,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把相邻“中气”之间的日期等分,称为“节气”;平均每月有一个“中气”与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
二、冬至习俗:
1、北方吃饺子、馄饨
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每年一到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相传,这一习俗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冬至馄饨的意义主要在祭祀,其次才是食用。有古人认为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破阴释阳,支助天地间阳气生长。
2、南方吃汤圆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还代表团圆之意。
我是湖南人,老家冬至这天是买新鲜猪板油一斤,糯米三斤,红枣一斤,莲子半斤,苡米半斤,龙眼肉半斤,先把糯米泡二个小时,洗净,虑干水,板油煎出猪油,七成油即放糯米翻炒至***,然后放入莲子,苡米,红枣,龙眼肉,再翻炒后放适量矿泉水,放入电压锅中即可。这个饭香香甜甜的,闻着香就流口水。
冬至也是小时候的最爱,总期盼着这天的到来!我们就有机会吃上五花肉和包豆馅的粽子,记得都是用一个大铁锅,用大根的木柴熬煮十几个小时,我们常常在灶边炽着火守着,往往都是在半夜里粽子快熟的时候就睡着了!在迷糊的眼缝里看到大人翻粽子,这时候就知道从锅底翻上来的熟粽子就是我们守候的奖励!
科普冬至小知识!
传说,东汉末年,时任长沙太守的医圣张仲景,有一年冬天回南阳故里探亲,走到白河岸边,看见很多穷苦的老百姓衣不蔽体,冻得手脚生了冻疮,有的甚至耳朵也冻烂了。看到乡亲们这种情形,张仲景心里特别难过,身怀高超医术的张仲景感叹在这个时局动荡、民不聊生的时期老百姓的日子太难过了。于是希望用自己的医术为乡亲们做点什么。
于是他叫他的执事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个棚子,盘上大锅,在冬至的那天开了张,给穷人舍药治冻伤。舍的药叫"祛寒娇耳汤"。做法是用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熬,等煮好后,把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的"娇耳"下锅。然后分给来讨药的人们,每人给一大碗汤,两只娇耳。人们吃下娇耳,喝了祛寒汤,只觉浑身发暖,两耳生热。
之后,每年冬至这一天,人们就会用驱寒药材+羊肉辣椒等食物用面皮包成饺子吃,一方面为了纪念张仲景的医术和功德,另一方面确实能起到驱寒保暖的作用,传说在这一天吃了饺子,耳朵就不会冻掉了。
闽南地区冬至都会吃哪些传统美食?
酒酿汤圆#早餐#
心随彧动“五分钟就能搞定的温暖牌爱心早餐,冬天来一碗就对了。零下几度没有暖气,起床全靠意志力,一天三餐要快,还要营养,当然还得吃得暖暖的才有出门的勇气。酒酿汤圆,制作简单,省时省力,还有活血、驱寒、暖身之功效,特别冬季食用。”
用料主料
酒酿4勺- 汤圆10个
- 红糖20克
- 枸杞1克
食材准备
2.锅里倒入清水烧开,放入汤圆煮至浮起
3.放入红糖
4.倒入酒酿
5.再放入洗净的枸杞煮开,即可出锅
烹饪技巧酒酿一定要后放,煮开即可,不能煮太长时间,不然会发酸,影响味道。
汕头人说的潮汕话属于闽南语系,饮食、生活习惯与福建闽南一带雷同,但属广东省管辖,曾经在流传汕头市将要归属福建管辖,归属到闽南地区。不管行政区域如何划分,生活仍需继续。该工作的工作,该吃饭的吃饭,该睡觉的睡觉,该过节的过节。
冬至大如年,在汕头一锅甜圆是必须品,家里有老人的基本都喜欢传统***俗和老味道,不去超市购买有添加剂的现成机器生产熟食的汤圆。
自个买一包水磨糯米粉,在冬至前夕,一家老少围坐一起搓丸,边聊天边做手工,全家人其乐融融,有小孩的家庭,孩子最开心了,糯米团在他们手里任由发挥,捏出他们心中想象的造型。
冬至,阴极之至,阳极始生,数九寒天起于这一天,一年中最冷的节季,冬至是天地阴阳气交的枢机,是冬季闭藏养生的最佳时间。这一天煮夫煮妇要为家人备好一锅补品,如人参鸡汤、枸杞红枣鸽子汤、当归羊肉汤,排骨参茸大补汤,红炆狗肉……
这一天鸽子、乌鸡、老母鸡、羊肉要排队抢购。我只炖了排骨人参汤。
以上只是开场,重头戏是要祭先祖,备好三牲或五牲,有鸡鸭鱼肉,鱿鱼或墨鱼。4~12斋碗,烟酒茶,饭菜,粿品等满满一桌供品来祭拜祖先。
祭祀完毕,全家围坐一起吃团圆饭,叙说一年来的收获与来年的展望。
闽南地区主要指的是福建的厦漳泉地区,菊子姐姐刚好在厦门,所以对于冬至闽南地区会吃哪些传统美食比较了解,和吃货朋友们分享一下咯!
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闽南地区也一样!
泉州风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
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称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是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
所以泉州的冬至食物就是泉州圆子!
老厦门人冬至吃姜母鸭,姜母鸭是福建一道地方传统的名小吃。它既能气血双补,同时搭配的鸭肉有滋阴降火功效。美食中的药膳滋而不腻,温而不燥,适合于秋季和冬季食用。
所以说厦门人对鸭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一年四季都在吃鸭,盐鸭、酱鸭、烤鸭、四物炖鸭,冬至习俗吃姜母鸭。
至于漳州,冬至的习俗就是吃漳州糖圆了,也有一种说法是搓丸!
漳州的风俗,要吃冬至糖圆。节日前夕,家家户户用糯米磨粉搓丸,放置在竹筛上。第二天清晨放入红糖锅内煮熟,作为节日早餐。
漳州一带,“冬至”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舂米“搓丸”。丸子颜色有红有白,并要捏几件小巧玲珑的玩具,俗称“捏鸡母狗仔”。如做成羊头、猪脚、花鱼“三牲”,还有荔枝、桃、梨、柑桔、香蕉“五果”……象征兴旺吉祥。“冬至”早晨,农家户户都要煮甜丸,粘贴在门户、谷仓、器物上,庆贺丰年,酬谢诸神 。
冬至除了饺子、汤圆还有什么美食?
大家好,我是小福,今天是冬至,然后有朋友也聊到冬至,除了吃饺子跟汤圆还有什么美食,这个嘛,小福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专业吃货20年,可不是白来的,下面咱们就说一说吧:
还是先说说这个冬至吧,老话说冬至交九,也就意味着数九寒天的到来,同时在这一天也有很多习俗嘛,比如吃饺子吃汤圆,还有就是我们这边流传吃冬至面、还有馄饨,南瓜粥南瓜饼,北方这边还流行吃萝卜,怎么样?大家那边都吃什么呀,欢迎评论留言哦。
冬至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南半球则相反。过了冬至则开始数九,民间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春风杨柳,七九冻河开,八九雁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说法。到了三九四九才是到了最冷的时候。
除了传统的吃饺子/水饺之外,南方更有吃汤圆的传统,祈求一家团圆。广东会清水煮鸡鸭猪肉 切片蘸酱吃,四川也会用香菜炒鹅蛋给家里的长辈。苏州吃酒酿丸子 团团圆圆,常州吃胡葱笃豆腐 原因有三:便宜又实惠、热量高 可口又暖身、“腐”与“福”同音向往生活富裕。
云南的糍粑和湖州/嘉兴的桂圆煮蛋也是冬至必不可少的当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