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的美食,来自俄罗斯的罗宋汤究竟要如何做?
罗宋汤由俄罗斯传入中国,汤色亮丽、香气浓郁、味道醇厚、口感层次丰富,多样食材搭配的丰富营养,确实是一道味美的汤品
食材准备:
主料:
牛肉200G 马铃薯中等大小1个 胡萝卜半根 洋葱 半个 西红柿1个
辅料:
面粉 50G 黄油10 G 白砂糖 1小勺 盐适量 植物油适量 料酒适量 黑胡椒粉适量
做法:1、牛肉切成小块,冷水入锅焯水,加入适量料酒去膻味
2、马铃薯、胡萝卜、卷心菜切成小块,洋葱切成小片,西红柿去皮后切成小块。(西红柿表面打十字刀,开水烫10秒左右撕去表皮)
3、高压锅内加入适量水,放入焯水牛肉、洋葱,盖盖,上汽后煮15分钟左右,牛肉变软
4、炒锅内加入适量植物油,放入马铃薯、卷心菜,中火煸炒
5、将煸炒好的菜倒入高压锅内,加入实现准备的黄油,盖上盖子继续煮5分钟
6、锅内倒入适量植物油,加入西红柿进行煸炒,加入番茄酱翻炒均匀,倒入高压锅里搅拌均匀
7、洗锅烧干,倒入少许植物油,将准备的干面粉炒熟,将炒好的面粉加入汤内,加入适量盐、白糖、黑胡椒粉,搅拌均匀入味即可
注意:
1、 经典的罗宋汤里加入黄油,黄油根据情况可不加,味道亦好
2、 煸炒蔬菜的时候要小火慢炒,时间略久些
3、 西红柿炒成糊状,酸香味更浓郁
4、 面粉加入比较关键,可以提升口感和粘稠度
记住4个窍门做出特色罗宋汤,酸甜可口,营养又下饭
罗宋汤(俄语、乌克兰语:Борщ,波兰语:Barszcz)是发源于乌克兰的一种浓菜汤。罗宋汤大多以甜菜为主料,常加入马铃薯、红萝卜、菠菜和牛肉块、奶油等熬煮,因此呈紫红色。有些地方以番茄为主料,甜菜为辅料。也有不加甜菜加番茄酱的橙色罗宋汤和绿色罗宋汤。
''罗宋''这一名称据说是来自Russian soup的中文音译(罗宋即Russian,源自早年上海的洋泾浜英语,Russian Borscht(Borshch)是另一常用的名称。罗宋汤在中国东北的一些地区也被称为''苏波汤''。
步骤:
1、牛肉切小块、沸水后重新加清水煮炖1小时,直至熟软。
2、洋葱、土豆、去皮番茄、圆***、胡萝卜切同样大小的丁。
3、锅内放适量黄油与植物油,加洋葱煸炒出香味,继续加入土豆、胡萝卜、圆***、番茄翻炒。
4、牛肉连同肉汤一起倒入锅中,继续煮炖半小时以上,土豆、胡萝卜变软即可。
5、另起一锅,烧热放入面粉,小火炒至微黄,倒入牛肉锅中搅拌,继续煮半小时。
6、将出锅前,加番茄沙司、黑胡椒、盐调味即成。
小窍门:
1、这个菜适合周末煮,平时煮比较费时间,而且超级费锅。
2、牛肉不一定要炖,可以用高压锅,20分钟就好。
3、黄油不想用,可以换植物油,总体差不多。
4、洋葱加黄油一定要煸炒时间长一些,这样汤更香浓。
罗宋汤是俄罗斯经典菜肴。
作为中国人喝过罗宋汤的不在少数,但了解罗宋汤渊源的并不多。原来那种“酸酸甜甜就是我”的罗宋汤,竟然是战斗民族的经典菜肴。
罗宋汤这种色彩艳丽的“俄式红菜汤”,主要食材包括了甜菜、卷心菜、洋葱、番茄、土豆、胡萝卜,而配料则通常是胡椒粉和柠檬汁,而洋葱的味道是这种“红菜汤”的灵魂。
作为高纬度地区的俄国人喜欢食用牛肉,牛肉的燥热特性可以帮助他们抵御高寒。所以,俄罗斯人会在罗宋汤里加入牛腩,或用牛肉汤底来熬煮,其口感肥而不腻、鲜滑爽口。
中国人食用罗宋汤,据说可追溯到俄国十月革命的时候,一批俄国人辗转来到上海,在上海开办了首家西菜社并带来了这道俄式红菜汤。上海人并不习惯这种辣中带酸,酸甚于甜的口味,后来经过数次改良,更新工艺,渐渐地改良为现在这种“酸酸甜甜就是我”的罗宋汤。
罗宋汤口感酸中带甜、甜中飘香、肥而不腻、鲜滑爽口。我国不少人喜欢在家做这种美味的汤品。
在家里做菜需提前准备牛肉、番茄2个、胡萝卜1根、洋葱半个、圆***1/4个、土豆1个、番茄酱、甜菜、胡椒粉、蒜姜和黄油适量,好在这些食材市场上并不缺乏。
罗宋汤的做法是:一、将胡萝卜切块、洋葱切圈、土豆切块、番茄去皮切丁、姜蒜切粒;二、牛肉切成2厘米长的条,加入料酒、生抽、胡椒粉、玉米淀粉拌匀,腌20分钟;三、热锅放黄油,加入姜蒜煸炒出香味;四、加入除牛肉之外的所有材料翻炒至熟,加入牛肉倒入生抽翻炒均匀;五、加入适量冷水,大火煮开,小火慢炖20分钟,熬出浓浓的汤汁,加入适量的盐、糖、胡椒粉搅拌均匀;六、起锅时撒上葱花。这道汤既可以在冬天热喝,又可以在夏天里冷用。
罗宋汤是发源于乌克兰的一种浓菜汤。
罗宋汤大多以甜菜为主料,常加入马铃薯、红萝卜、菠菜和牛肉块、奶油等熬煮,因此呈紫红色。有些地方以番茄为主料,甜菜为辅料。也有不加甜菜加番茄酱的橙色罗宋汤和绿色罗宋汤。俄国人辗转流落到了上海,他们带来了伏特加,也带来了俄式的西菜,上海第一家西菜社就是俄国人开的。这道汤,就是从俄式红菜汤演变而来,俄式红菜汤辣中带酸,酸甚于甜,上海人并不习惯。后来受原料***办以及本地口味的影响,渐渐地形成了独具海派特色的酸中带甜、甜中飘香、肥而不腻、鲜滑爽口的罗宋汤。
罗宋汤的食材不一,但是主要食材通常是:甜菜,圆***,土豆,洋葱,番茄,牛肉,芹菜,红萝卜,奶油等原材料。
罗宋汤按照餐饮分类是西餐,属于东欧菜
口味是酸中带甜、甜中飘香、肥而不腻、鲜滑爽口
原料:卷心菜1个,胡萝卜2个,土豆3个,西红柿4只,洋葱2个,西芹2瓣,牛肉半斤,香肠1根(最好是红肠)。
罗宋汤有不同的制作方法,下面举例一种。
调料:听装番茄酱1听,番茄沙司1瓶,胡椒粉,奶油100克,面粉一两,油、盐、糖适量备用。
罗宋汤的制作方法:
1.将牛肉洗净,切成小块。准备一个汤锅,放大半锅水,将牛肉冷水下锅,开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用勺子去浮沫,闷制3小时。
2.将蔬菜一一洗净,土豆、胡萝卜、西红柿去皮,卷心菜切一寸长菱形,土豆切滚刀块,胡萝卜切片,西红柿切小块,洋葱切丝,芹菜切丁,红肠切片备用。
3.在牛肉汤烧至3小时后,取一口大的炒锅,锅烧热后放入油100克,奶油也放入100克,油烧热后先放入土豆块,煸炒到外面熟了放入红肠,炒香了随后放入其它蔬菜,再放入番茄酱和番茄沙司(按汤的量估算尽量多放),放入精盐一勺旺火煸炒一两分钟后趁热全部放入汤里,汤继续小火熬制。
4.再将炒锅洗净,擦干,开小火把锅烤干后,把面粉放入锅内,反复炒至面粉发热,颜色微黄就趁热放入汤里,用只大汤勺搅匀。再熬制20分钟左右,根据个人口味放盐和糖调好口味放入胡椒粉即可食用。
舀上一碗,拿块全麦面包,沾着吃最是美味了,乃是罗宋汤的正宗吃法
罗宋汤
主料:
牛肉一斤,高丽菜(卷心菜)四分之一个,番茄两个,中等土豆两个,番茄酱一罐
辅料:
洋葱半个,香菜少许,生姜几片,柠檬半个,黄油一块 做法:
1. 牛肉切块,焯水,洗净;另准备半锅水,放入姜片,柠檬挤汁滴入,加入牛肉,小火炖2小时左右至肉酥软;
2. 洋葱切小丁,高丽菜切片,番茄去皮去籽切块,土豆去皮切块;
3.锅中放黄油一块,融化后加入洋葱丁煸炒,至香味溢出变软,加入番茄续炒至出水;
4. 再加入高丽菜,土豆煸炒5分钟后,连汤和炖好的牛肉一起徐徐倒入,搅匀后大火煮滚,小火续煮20分钟左右至土豆酥软;
5. 加入番茄酱一罐,续煮2分钟,加盐,黑胡椒粉调味即可
西方国家饮食结构?
西方国家的饮食结构因国家和地区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碳水化合物:面包、米饭、面条、土豆等。
2. 蛋白质:肉类、鱼类、禽类、豆类等。
3. 脂肪:黄油、橄榄油、植物油等。
4. 蔬菜和水果:生菜、番茄、胡萝卜、芹菜、苹果、香蕉等。
5. 奶制品:牛奶、酸奶、奶酪等。
6. 饮料:水、茶、咖啡、果汁等。
此外,西方国家的饮食结构也受到其文化、宗教和历史的影响。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如法国和意大利,奶酪和葡萄酒是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其他国家,如英国和美国,肉类和土豆是更为常见的食物。
西方饮食的地理原因?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
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介绍西方美食的英语作文?
The western delicious food.
I h***e a lot of interest. Food is a one of them, I like gathering all kinds of delicious food all over the world. Western food is abundant.
为什么西方美食不多?
西方与东方相比美食确实不多。因为西方无论主食副食,只有牛奶果酱面包及各类饼干蛋糕类食品。在美食上无法和东方的中国媲美。
中餐主食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食材之作道道菜品丰盛美味,包括各地方菜系品牌,满汉全席、粤菜、湘菜、川菜等等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所以说西方美食不多。
西方美食之所以不多是因为他们的食材不多,烹饪的种类也不多,加上他们不喜欢吃猪肉和动物内脏,少了很多乐趣。在我国面点就有很多种,加上调料的丰富,种类繁多,而西方一般快餐化食物就那几种,所以他们没什么美食,吃的东西也很单一
西方的饮食文化和注重什么?
1、众多的饮食品种
著名菜点有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德国菜、俄罗斯菜等。著名饮品有葡萄酒、咖啡、红茶。
2、独特的饮食科学
天人相分的生态观、合理均衡的营养观、个性突出的美食观。
3、起伏的饮食历史
意大利菜是西方饮食文化鼻祖,法国菜是西方饮食文化国王,美国菜是西方饮食文化新贵。
4、多彩的饮食民俗
日常食俗,以肉食为主、素食为辅。节日食俗,宗教色彩浓厚,缅怀上帝,玩乐为主。人生礼俗,以宗教成礼,祝愿健康快乐。社交礼俗,推崇“女士优先”、尊重妇女。
5、精湛的饮食制作技艺
制作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也重视美食与美名、美食与美器、美食与美境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