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快到,年味来了,中华民族大江南北各有哪些习俗?
春节快到了,你还未来了,中华民族大江南北各有哪些习俗?
全国各地对过年的习俗都差不多,过年就是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拉拉家常,对今年所做的总结肯定和对来年美好生活祝愿期盼。
腊月二十六或二十八搞卫生把一年里所有不如意都扫干净。
在俺山东老家腊月二十八是蒸大馒头,大馒头是圆的,还有就是在重大节日或喜庆日子用才做的馒头,馒头顶上抠个鼻子串一片大枣,周围按东西南北方位抠四个鼻子鼻子串上一片大枣,寓意五福。也是女性过年回娘家必须拿的。现在就不太清楚了。大年三十吃过晚饭后开始包饺子,过去都叫圆宝。拜年时不说吃了几个饺子,而是都会问吃了几圆宝。并且饺子里一般都会放一枚硬币,通常都是八枚,寓意来年顺顺利利平安是福。
广州这里腊月二十八炸煎堆,煎堆寓意着人丁兴旺。过年或重大喜庆必须品。
每个地方风俗习惯都不同。不过过年除旧迎新对来年幸福生活期盼是一样的。
谢谢
中华民族对于过年,风俗习惯基本差不多!大同而小异也!毕竟是几千年文明古国。而且,岭南广东一带,广西云贵等地多是古时迁徙而去之中原汉民族。不但将中原文明带去南方,更将习俗也带了去!言归正传,要说过年,风俗广者,陕甘豫也!因文明产于黄河中上游一带。就说天水吧,腊月二十三日,备灶糖,香烛纸表,冥币等!在晚上戌时,祭灶君上天!名曰送灶君回娘家。而后七天,打扫房舍,洗衣服被子!再在除夕之夜,迎灶神回家。正堂上坐上先人牌位。院子里立起天爷牌,挂起***。放鞭炮迎灶君及祖先之神灵回家过年!三十晚上,全家老幼坐在酒桌旁,推杯换盏!小孩子给老人敬酒,祝老人大人在新年身体健康。老人给孩子们压岁钱!名曰守先人过年!时至十二点正,去在院子里放鞭炮迎春!正月初一日迎喜神贵神!初三日下午申时送纸到坟里!三天年完,转亲访友开始,耍社火,唱秧歌,唱大戏小戏!正月十五闹完元宵节,年就算过完了!
吃腊八粥,洛坨坨馍,蒸年馍,大年三十炒肉,晚上团圆饭。初一早上吃臊子面,上午吃饺子。
腊八粥有讲究:原料大珍,玉米做的,面片,菜,有红萝卜、***、香菜等。腊月初八早上吃,中午吃。
腊月二十三,洛坨坨馍,祭祀灶神,献毕灶神后全家分着吃。
二十七八蒸馍。要蒸好几锅馍,有小白馍、包子、鲤馍。鲤馍是敬神时放的。
大年三十,炒臊子,实际上炒肉片,以备吃臊子面用。臊子面,陕西特色面。用机器压的细面,放上臊子,浇上用葱烧滾的汤,面少汤多,一人要吃七八碗,味道好极了。
年,首先讲吃,吃团圆饭,看春晚,敲鼓,放炮,小孩子穿新衣,戴新帽,打秋千,看大戏,热闹非凡,载歌载舞。
广东人过年最重要是讨个好意头,这些过年习俗必不可以少。
一、逛花街。
鲜花代表“花开富贵”,金桔代表“吉祥如意”,逛花街除了是买花布置屋子外,还希望“行运”,沾沾喜气;
二、醒狮。
春节期间很多商场或者开工前工厂、公司都会请来醒狮队,除在表演之外,还逐户去拜贺,以示醒狮临门,安好吉祥,主人家则悬赏于门,包红挂青,让瑞狮去摘取,名曰“***青”;
三、派利是、逗利是。
这是广东春节的习惯,利利事事,寓吉祥之意。在春节,到亲戚朋友家拜年,结婚的人都会给未结婚的人派利是;春节后开工上班,老板也会给员工派利是;
四、年廿四:谢灶、开油镬
开油镬”(念huò)是广府人过年的传统习俗,取“起镬”之意头,一般会炸蛋散、油角。“油角”用白话说是“有角”,寓意来年能出众,又寓意“炸喜炸喜”,祈求新的一年里能喜事多多。
五、年廿八:洗邋遢、贴挥春
洗邋遢主要是为了辞旧迎新。人们在年廿八的时候,都会将家中的香炉、房间以及除了厕所以外的所有东西都打扫一遍,以干干净净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
关注今日头条:四美觅食。四美带你穿街过巷吃好吃的,体验广东饮食文化!
谢谢头条.悟空问答官方诚邀💐💐💐💐【春节快到.年味年了,中华民族大江南北各有哪些风俗?】💐💐💐💐
💐💐2019猪年新春将临,金猪送福.大吉大利;辞旧迎新.皆大欢喜。农历新年,为一岁之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
💐💐春节历史悠久,上古时代岁首新年祭祀演变而來。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新年祭祀,敬天清祖,报本返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遂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的活动,喜气洋洋.欢欢乐乐,热闹非常的节日气氛,喜在眉梢.乐在心底。除旧迎新,迎禧纳福,拜神祭祖,欢聚一堂,男女老少,朋友乡邻,共享天伦之乐,互道和谐衷肠,共致节日祝福,皆大欢喜也。大江南北,黄河上下,以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各种庆祝活动千姿百彩.万花齐放,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文化精淬。汉族为重,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侗.黎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且形式多样,富有各自的民族特色,其蕴味无穷。
💐💐自农历十二月二十起,家家户户便要开始置办年货,准备过年所需物质了,为过上一个喜庆.吉祥.丰盛.甜蜜的春节而忙于备货。
💐💐二十三祭灶君,便是人们心目中的【小年】。人们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烧香燃烛,给灶君送行.“上天言好事,回地携福音。
💐💐年前的大扫除也困人因地因时陆续展开,人们清洗各种家用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快气象。
💐💐二十八.贴花画,家家户户门楹新联,门中门神大福,各处焕然一新,充满喜庆欢乐的氛围。在外地工作.经营生意的游子们也先后陆续返乡,与亲人欢聚。
💐💐年三十.除夕之夜,千家万户灯火通明,谓之守岁。观看春节文艺晚会联欢节目大约要到二三点钟。初一起五更,年青人多不睡,及早点燃爆竹,抢福接福。大街小巷,人流如海,互道问候“新年好?”“新年快乐”。互相拜年,小儿喜得压岁錢。除夕夜.初一五更,老人个门焚香燃帛.诚心祭神,祈祷來年丰收,诉求家庭平安吉祥,祝愿风调雨顺.百业兴旺,生活红红火火.国泰民安。
💐💐初二携子女媳妇回家拜见探望岳父母泰山,免不了酒筵伺候,盛情同乐。初三***日一般不來回走动。初五,五路财神圣诞,人们争相祭祀迎福。初六.六六大顺,勤快的生意人多选择今日开业。初九,玉皇大帝生日,人们崇拜祭祀。【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谷】初七为人日。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出灯。”一般來说,十六早起上坟祭祖后,春节便告结束。
💐💐春节期间,在丰富多彩的各种庆祝活动中,有舞狮.舞龙.游神.押舟.年夜.逛庙会.逛花街.赏花灯.烧烟花.押春盛.踩高跷.跪旱船.扭秧歌……等琳琅满目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气氛热闹喜庆,年味浓郁欢乐,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精淬集中展现无遗。
💐💐“柳暗花明又一村”提前与全国人民拜年了!
感谢邀请,我是黄山茶农王寒(文章末尾有我原创诗词,祝大家新年快乐)。回答之前,先说一句,大家能回家的一定要回家过年啊。如果由于各种不可抗因素回不去,一定要多打电话回去。
我这应该算是中东地区吧。我先说下我们这边过年的习俗:
1、腊月二十三(小年):我们那一般从这天开始,就要准备过年的一些东西了。比如开始上集市购买年货,农村里开始做豆腐,油炸豆腐泡、肉圆子、熬米糖等等。不过现在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很多人嫌麻烦,手工做这些的越来越少了,都直接买回来了。好怀念小时候,尤其是熬米糖,那个糖浆是真好吃啊。
2、腊月二十四、二十五:就要开始打扫卫生了。家里里里外外全部都要打扫一遍,包括农村家里周边的小沟渠啊,家里的人工肥都要挑到菜园里浇菜。我小时候还和一般小伙伴组队去打扫我们那的祠堂,真是好玩。可惜现在的小孩都在玩手机、看电视,都是一些老人去打扫了。哎。
3、腊月二十六:很多家里养猪的,要开始杀猪咯。请村里的屠夫,亲戚一起帮忙杀猪肉。我记得小时候,杀猪的时候不给大人和孕妇看的,说是不吉利。反正那时候听着那猪叫都很高兴,因为晚上要请屠夫和帮忙的人一起吃杀猪饭。家里养的黑猪肉是真嫩,真好吃。现在的白皮猪口感太差了。
4、腊月二十七、八:这两天主要是处理前几天的事情,把年货都备齐;把卫生都搞干净;把该手工做的农产品都收拾好;接下来就很期待除夕晚上了。
5、除夕晚:这一天是最忙也是最开心的时候了。
1)早上,就得先去祭祖。必须得让祖先先吃,然后我们回来再吃饭,而且12点前必须到家。
2)回来吃完饭就要忙着贴对联,小时候大门、厨房门的对联都是请村里毛笔字好的人手工写,那些鸡圈、猪圈、谷仓的对联父母就会让自己的孩子去练习自己写,很多时候就写个横批了事。一般都是写:鸡肥蛋多、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啊。蛮好玩的。
3)然后忙完了也就到中午2点左右了,然后就去给村子里的寺庙、祠堂、厨房的灶神烧香送餐,请他们保佑我们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啊。
4)年夜饭开始了,好多好吃的菜啊,都是平时吃不到啊。鸡鸭鱼肉样样齐全,10几岁的时候父亲就开始和我喝点酒了,然后站起来敬酒,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挣大钱;他们就会祝我学习进步,来年要考100分哦。
5)年夜饭吃饭,赶紧去洗个澡,把去年的不顺都洗干净,然后换上新买的衣服(全身都是新的哦),小时候最高兴就是这个事情了。洗出来之后,长辈们就会给我压岁钱。一定要带在身上直到正月初一。收好压岁钱,很多村里的小伙伴就来我家叫我出去玩了。
6)带着小伙伴去找那些还没出来玩的其他小伙伴,一起去放鞭炮,去别人家拜年吃零食啊。有时候还会去看看大人们打牌(金华、斗牛、打***)。或者在家看看春节联欢晚会之类的。
7)玩到8、9点,谁家在煮面就在谁家吃,真好。然后差不多就回家了。等我17岁左右,就开始守岁了。我们那还有个习俗,就是每年除夕晚上都要在特定的时间放鞭炮然后关门,说是等于今年就彻底结束了,然后等凌晨3、4点钟,然后一打开门就要放鞭炮,说是热闹迎新年。那家伙,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啊。整个村子都是烟花、鞭炮的声音,完全睡不着了。
6、正月初一:今天是新年第一天,家里不准动刀子,不许扫地。所以一般都是吃面条、发糕等等。然后就给各种亲戚长辈打电话拜年。新年好啊,哪天到我家来玩啊。
7、正月初二:这天一般是出嫁女儿回娘家探亲的日子,带着女婿、孩子一起到外婆家来,送节。那时候如果谁家出嫁的女儿没回家,都会被人说呢。真是搞不懂哦。然后又是各种亲戚间相互给其他家的小孩包红包啊,只可惜那时候收的红包最后都被父母拿走了,哼。不然我现在也有不少钱了呢。
8、后面的正月时间基本上都是在走亲戚咯,直到十五元宵节。都说过完元宵才叫过完年嘛。只可惜现在我们一般初七就要上班了,哎。
以上就是我小时候老家过年的一些习俗,我想大家应该都差不多。你们家过年都有哪些习俗呢?欢迎一起讨论哦。
PS:王寒感慨一下,以前最喜欢过年,现在却不一样了,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不管怎么样,只要父母在,家就在,年还是一定要回去的。你们今年都回老家过年吗?
最后原创一首诗词,祝大家新年快乐:
岁末迎新最繁忙,洒扫庭除拜灶王。
煮肉蒸糕购年货,春联福字纳千祥。
对于这么多旅游景点,大家都会去吃什么?
谢邀请:世界各地游不玩景点也尝不完美食,如有条件者一生再世为了就是吃、穿、玩、乐等,反之有福没享受……如下
首先,①每到某地区景区了解地方特色美食如沿海地区有海鲜、草源地方有烧烤与奶制品、江湖地区有各地特色淡水鱼美食及东南西北方地区都有不同特色食美……
②去旅游分自驾游、自由游、团体游等选择地方特色美食有区别,要了解景区、景外城镇的美食真***、价格高低等消费者分上中下层次,来进行选择品尝特色美食店,如景点内外美食是贵些。只要自由游可能去选择城镇老居民常年本地人的美食店不***不骗不贵地方品尝…
如世界长寿市贺州特色各种酿美食传统:图一
图二、三是广西贺州市富川瑶县城北镇蒋氏百年自制面食小吃与福建沙县馄饨面美食传统相似
贺州富川瑶族自治县瑶族风味很多特色美食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传统(图九)如:图四、五、六、七、八
总之,到了很多地区旅游景点
,没有了解地方某特色景点和品尝某美食,也就是对旅游文化不够了解,而消磨时间而已。
这么多旅游景点,当然想着是吃什么当地有名的特色。到网上查好哪的有名,去了要去现场品味,要拍好照既使不写个美食帖子也要发个微信朋友圈啊,现实是什么啊?一一一
五星级酒店的凉拌菜:前几年,五家人家自驾游古北水镇。说心里话,景点山青水秀,挺有特色。天气也不热不冷非常的适宜,只是只是十分败兴的是一一一人太多!想拍张照都是簇动的人头!上厕所排队、吃饭先还在找特色,后来走哪哪都没座位,孩子们都又累又饿,纷纷大哭,可哪有座位可让我们吃饭呢?朋友灵光一闪,走进五星级酒店,点了三屉小笼包,三个凉菜,刚好让孩子们垫巴垫巴,记忆太深刻:一盘凉拌手撕包菜70元,三盘凉拌菜就花了近三百元,然后每人点了一碗面以吃饱为原则结束了这顿中午餐!
景点周围的小饭馆:那次上了五台山,本想进寺院吃斋饭素食,耐何人太多!下山到景区后,有专门的素食饭店,可是啊,当地的朋友力劝说那是骗钱的,吃不好、不正宗且宰客。只好疑疑惑惑中走进小饭馆随意吃饱,真是遗憾啊!
农家乐简单餐:跟团吃什么,更是没的一提!那年到日照,早四点起一一大米稀饭馒头小菜,中午好点传说中的几菜几汤也是一锅烩,连煎条鱼也是小的不能再小!有特色吗?有,简简单单能吃饱而己!
只一次,去内蒙找朋友玩,那是真正的特色餐一一一蒙古包内蒙古餐、牧民家内牧民饭!
但更多的时候,旅游景点都是哪人少到哪儿,哪能吃饱到哪儿,我相信好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你们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