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什么好的美术机构值得推荐?
方圆画室是一所集素描、水彩、油画、国画、工业、建筑、景观、园林、室内、服装、珠宝、插画、动画、平面等专业课程为一体,以绘画 设计+考研 留学为主要培训方向的教育机构。
方圆画室拥有近48名教学老师,三个主体校区,正规的办学资质、严格的教学管理、雄厚的师资团队、完善的课程体系是方圆画室各专业课程的有利保障。
2019年 欢迎广大学生家长前来观摩学习,方圆将竭诚为大家提供最优质的课程服务。
南京艺高画室,20届鲁美四十个学生,过38个,21届37个学生过34个。22届统考均分247.2。家长不是选画室,家长要了解美术7种录取原则,要根据孩子文化课,选录取原则,根据录取原则选学校,根据学校选专业,根据专业选课程。不懂录取原则,真的劳命伤财。(录取原则:1、按照专业名次录取,文化21届要求260分,2、20%文化+80%专业,综合分录取,3、30%文化+70%专业,4、40%文化+60%专业,5、50%文化+50%专业,6、学校划定分数线后按照专业名次录取,7、60%文化+100%专业,江苏省统考录取原则)。注意:美术录取线跟本科线是二条线。
南京的美术机构很多,毕竟南京有非常多的优秀的人才,特别是美术类的人才,比如说南京艺术学院国画专业,美教专业都是非常非常好的专业,还有雕塑专业,在南京艺术学院旁边有很多优秀的学生,包括优秀的老师开办的一些艺术工作室机构,非常值得大家去学习。
当然南京还有很多比较好的工作室,面积不大,但是老师非常出色,特别在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旁边。
首选南京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简称“南艺”,是中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并延续至今办学实力最雄厚的高等艺术学府,中国六大艺术学院之一,江苏省唯一的综合性艺术院校,国家文化部与江苏省***省部共建大学。
《随园食单》中的饮食思想有哪些?
《随园食单》出自于乾隆年间,是乾隆时期的烹饪***袁枚的代表作。该书描写了清代乾隆(乾隆57年)时期浙江一代的烹饪方法,按食材类型分好多单篇,共326种菜肴制作过程。
《随园食单》是提高烹饪技术,研究传统菜肴的一部史书,自问世一来,被烹饪***尊为提高烹饪技术的经典之作。
《随园食单》是清代的美食家袁枚所著的美食著作,袁枚先生生活在乾隆年间,这一时期,烹饪技术不断地提高,菜肴的原料也越来越多,饮食文化十分的鼎盛,
所以有人说,“袁枚对饮食的追求可谓是集先人饮食文化之大成”这本书充分的说明了当时的饮食状况,在我国的烹饪史中更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追求食物的本味
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道:“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资禀。人性下愚,虽孔孟教之,无益也。物性不良,虽易牙烹之,亦无味也”,所以他一再的强调,烹饪美食的时候选择的食材一定要新鲜,他还从食材的各个方面单独的介绍,也十分注重食材的搭配还有火候、烹饪方法,他说:“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柔者配柔,刚者配刚,方有和合之妙”,对食物的本味是十分的看重了。
二、不分食材的贵贱
千年前的宋代就有官员说:“臣闻物无定味,适口着者珍”,的确如此,每个人的口味爱好都是不一样的,彼之砒霜吾之蜜糖的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
袁枚也是这样认为的,他说:“豆腐煮的好,远胜燕窝,海菜若烧的不好,不如竹笋”。他还曾经把豆芽与燕窝搭配在一起,说:“以柔配柔,以白配白故也”。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袁枚认为应该在合适的时节,吃适合的食物,《随园食单》中写道:“夏日长而热,宰杀太早,则肉败矣。冬日短而寒,烹饪稍迟,则物生矣。冬宜食牛羊,移之于夏,非其时也。夏宜食干腊,移之于冬,非其时也”。这种和谐,不仅仅体现在季节中,烹饪菜肴也有一定的规律,“炒荤菜用素油,炒素菜用荤油”也是和谐的一种。
文/Cola
吃货袁枚,作《随园食单》,视厨师为知己,并为其做传记
清朝有这样一位文人,善作诗文,与纪晓岚并称,会讲鬼故事,《子不语》大名鼎鼎;懂吃,著《随园食单》;连《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也被他买下,打造成“随园”景观,每逢佳节,必是游人如织,
而他也在其中,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没错,这位文人就是袁枚。
袁枚(1716年~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人。清朝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袁枚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外调江苏为官,乾隆十四年(1749年),辞官隐居于南京***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
他从34岁至82岁去世近五十年的时间里,除了初隐三年后因经济原因短暂出仕,大部分时间是隐于随园,读书、创作、会友、授业、漫游,在平静清幽的环境中,追求恬淡、适我的生活情趣。
对于那些日子,世人的评价毁誉参半,却独独对袁枚留下的那本《随园食单》赞不绝口。
说到底,在吃这件事上,怕是只要是个人都会感受到那流淌在血液中的共鸣吧。
子曰:“君子远庖厨”,袁枚偏不。
袁枚本人好吃,有三大癖好:一是喜欢逛厨房,二是喜欢收集食谱,三是喜欢拜访名厨。
《随园食单》就是他根据收藏的食谱和与大厨切磋的心得撰写而成。别小看这食单,里面搜罗了数百种南北经典菜肴,从山珍海味到小菜粥饭,每道菜品都经过千锤百炼,号称“美食圣经”。
很多人喜欢“吃鸡”,袁枚他老人家在《随园食单》中举出了“鸡”的31种吃法:白片鸡、鸡松、生炮鸡、焦鸡、鸡粥、捶鸡、炒鸡片、蒸小鸡、鸡园、珍珠团、***野鸡卷、蘑菇煨鸡、梨炒鸡、栗子炒鸡、黄茋蒸鸡……
袁枚还喜欢吃豆腐,他说豆腐可以有各种吃法,什么美味都可以入到豆腐里。
有一天,杭州有一个名士,请他吃豆腐,是用豆腐和芙蓉花烹煮在一起的。豆腐清白如雪,花色艳似云霞,吃起来,清嫩鲜美。
袁枚急忙请教做法。
主人秘不肯传,笑道:“古人不为五斗米折腰,你若肯为豆腐三折腰,我就告诉你。”
袁枚听了赶紧离席鞠躬,完了以后大笑,说:“我今为豆腐折腰矣!”
主人告诉他这个菜叫“雪霞美”,以豆腐似雪,芙蓉如霞而得名,并告诉他如何烹调。
袁枚归家后如法炮制。
袁枚为豆腐折腰,一时传为美谈。
在袁枚的提倡下,豆腐列入佳肴,大为流行。
虽然《随园食单》录入了南北数百种经典菜肴,但是,总有些东西是不能***的。
袁枚爱吃不放橙丁而多放松仁、胡桃的百果糕。这种百果糕做得最好吃的是杭州北关外(就是现在的武林门附近)贩卖的那种。
“以粉糯多松仁、胡桃而不放橙丁者为妙。其甜处非蜜非糖,可暂可久”,然而,“家中不能得其法”,满满的孩子气的无奈与遗憾。
《随园食单》首章名为《须知单》,首篇《先天须知》开宗明义指出:“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资禀。人性下愚,虽孔孟教之,无益也。物性不良,虽易牙烹之,亦无味也......”,就是说,食物和人一样,也是有天生的好坏的。人如果本质愚蠢的话,孔子孟子哪怕天王老子都教不出来,而食物如果本质不好,那即便使尽解数做出来味道也不对。
这是袁枚和他随园中的掌勺大厨王小余之间作为知己的默契。
袁枚四十一岁那年举家迁至随园,因为随园里景色非常优美,袁枚索性敞开园子任人游玩,与此同时寻思着为这美景找寻一位能做美食的大厨。然而面试了好几位,都不如人意,直到一个叫“王小余”的人来到他这里。
据说,这个人在当地还是小有名气的,听说他做的菜,十步之外就能闻到令人垂涎三尺的香味。
面试时,袁枚给了他一堆萝卜***,故意为难他。因为在袁枚看来,山珍海味做得好吃算不得本事,若能将青菜萝卜煮得叫人叫绝,那才是真本事。
结果顷刻之间,王小余就做出了几道美味,还有菜有汤,口感鲜香,仿佛食物都有了生命。
袁枚大喜,当场录用。
有一天,两江总督尹继善(是袁枚的恩人兼朋友,屡屡在袁枚陷入困境时出手相助),酒足饭饱,对王小余的厨艺甚感兴趣,欲请回到总督府,袁枚没好意思当面断然拒绝,私下问了王小余的想法。
王一口拒绝。
老袁问了他的原因,王小余回答: “知音难、知已难、知味尤难,我前世是司厨的天厨星,而您是天上星宿下凡,今生为你知味而来,他们无福消受。”
(但其实,很久以后,袁枚从别的下人口中听说,王小余当年不肯走是因为他觉得只有跟在袁枚身边,他的菜才能越做越好,因为袁枚是个很挑剔的美食家,端上的饭菜,袁枚动筷子一尝,放下筷子就是一连串的罗里吧嗦,有时候甚至会怒气冲天大声责备)。
袁枚听罢大为感动,从此二人互为知音。
王小余尽心为袁枚掌勺十年,选料“必亲市场”,掌火“雀立不转目”,调味“未尝见染指之试”。
终老之后,袁枚回想起王小余的一生,觉得他们俩都是对食物有着同样执着的人,想来自己也没其他长处,只有一支笔可以酬谢知己,于是满怀深情地写下了《厨者王小余传》。
因此,王小余成了中国古代唯一有传的厨师,被后世人列为古代十大名厨。
袁枚遍尝各式美味,十分留心各种饮食的特点和烹饪技术,广搜博尝,“善取于人”。丰富的美食经验,使袁枚于饮馔之道能窥其堂奥、发明精微,所著《随园食单》成为中国饮食烹饪文化史上一部最为体大思精的重要著作,开创了我国古代饮食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先河。
民以食为天。
袁枚那个时代,上至达官贵人、骚人墨客,下至中产阶级、市井平民,无不以“曾入随园品菜”而炫耀自夸。
首先,同北宋的苏轼类似,清朝的袁枚也是一枚有着极高文学造诣的吃货👌不过与苏东坡豁达开朗,忧国忧民的高尚人格不同,袁枚可谓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小情小调——他虽然少年成名,但仕途不佳,便于38岁退隐,在南京自购一豪宅“随园”归居。
此后,袁枚便以“好色、好吃、好诗”的三好行走于世间,还一口气活到九九八十一岁。
说个实话,了解了袁枚的一生,壹周君认为他只是一个玩世的风流才子罢了👌
至于《随园食单》,是袁枚在南京随园时所著的一本菜谱。书中记述了327种菜肴和美酒名茶,包括了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十二单,大到山珍海味,小到一粥一饭,味道南北兼具,无一不包。当然了,袁枚作为美食家还是非常靠谱的,他在南京以食会友。每次吃到美味佳肴,他都会向主人家讨教饪之法。
《随园食单》,就是通过40多年的积累沉淀下来的文字记录,这一点坚持,着实让人钦佩!
至于题主问到的,《随园食单》中的饮食思想,壹周君简单归纳一番,就是——选菜:“物性不良,虽易牙烹之,亦元味也” ;搭配:“凡一物烹成,必需辅佐” ;调味:“调剂之法,相物而施” ;火候:“熟物之法,最重火候” 。
什么意思呢?简单理解就是菜好不好吃,先看原料,要按季节选择时令菜,还要根据食材各个部分的特色来分档取材,而且,包括调味品都应该选择上品。
至于搭配,就是气味相投,食材结构类似的才好搭配,有时候荤素搭配合理,有时候益荤不益素才合理。
调味则是讲究保持菜品本色,视食材本身特性,来***用不同的方法。
最后就是烹饪时的火候,要掌握讲究“守中”原则,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