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迁都北京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果在南京的话,大明国祚会不会更长?
说一下,绝对是弊大于利。
首先,先看图(图自宁南左侯,已经得到其使用同意)
这是洪武三十一年北平周边卫所分布。
这是迁都以后的北平周边卫所分布。
为了拱卫京师,只能把周边卫所全部拉到北京周边,明朝北疆缩边已经无可避免。
再来看稍微远一点的山西山西行都司(大同)
洪武三十一年卫所分布。
细节图
再看迁都以后的
细节图
已经快把山西行都司卫所抽完了。蒙古人要是破关,山西行都司行防卫体系同虚设。
所以导致,更本不存在长城以北的大宁三卫是否送人,因为就算不送人,你也没有军队驻防。
再说第二点,都在吹朱棣疏通运河,打通了漕运。可是,你不搞漕运,那么多粮食,怎么从南方运到北方?北京周边地区产粮够作为一个京师的用度?
接下来就导致了,在朱元璋时代的税赋政策(其他的不在赘述,和此文无关)。大大加重了运输成本,和老百姓的税赋。所以一次次的变相加税。
三,建新都的成本问题,修建北京用了多少人力物力?再说了,北京地处北方干燥,宫城多少次失火?
别说什么为了守边,纯粹的放狗屁,九边是你朱棣迁都以后缩边的结果,你朱棣要是不迁都,北部边疆还是原来那样子,按照朱元璋的设想继续修外长城,用你天子巡边?
按朱元璋这么搞,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就说这么多。
01.导言
对于朱棣,几百年来褒贬不一,争议不断,不过主流评价还是偏向正面的。他在位期间,政治上设置内阁,经济上疏通京杭大运河,在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巩固南北边防,外交上多次派遣郑和下西洋,维护了我国完整版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被尊称为永乐大帝,也算名副其实!除了上述功业,迁都北京也是朱棣干的一件大事,我们常说大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便是基于这件事而言的!
那么迁都北京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如果大明的国都一直在南京的话,大明国祚会不会更长呢?历史不容***设,不过传十六帝,国祚276的大明王朝,已经是很成功的一个王朝了,最后的的灭亡和国都在哪里关系并不大,最关键的还是人。
02.为什么选择迁都?
南京乃明朝的龙兴之地,城墙坚固且地处江南,经济发达,朱棣为何要迁都呢?其实不止朱棣想迁都,连朱元璋也有过迁都的想法,他曾经派太子朱标在凤阳,开封、洛阳和西安等多地考察,不过后来因为朱标早逝,自己年纪太大,才不了了之。为什么连朱元璋也有迁都的念头呢?
首先,选择南京作为国都的朝代,大都短命,作为帝王的朱元璋和朱棣,肯定也会有这方面的考虑。十朝古都名副其实,但是十朝有九个朝代都命短,唯一朝幸免于难,也都迁走了。
其次,因为南京距离北方太远,不容易控制北方的各种游牧民族。如果派能力强的人驻防,很容易尾大不掉,朱棣本身就是一个例子,如果派的人能力不强,就只能是被欺负的份,所以“天子戍边”的说法是成立的。
再次,南京虽然城墙坚固,但是因为在长江边上,并不容易防守。晋灭吴,太平天国天京被破,百万雄师过大江等战例足够说明这一点。
最后,朱棣不愿意留在南京,或许也和他作为一个篡位者的身份有关。毕竟叔叔抢了建文帝的皇位,很多人心里是不服的,南京城内依然有大量忠诚于建文帝的势力,朱棣留在南京,每天接受父兄侄子的心灵考虑,难以心安!
03.为什么选择北京?
首先,朱棣在二十岁时就藩北平,苦心经营二十多年,在当地有民心支持,是块“熟地”,迁都北平,在政治上对他更为有利。
其次,北京距离长城很近,能有效的管理和调动军队抵御侵略。后来朱棣也就以北京作为基地,先后5次北伐蒙古残余势力,北京在军事指挥上的优点,远远不是处于后方的南京能够比拟的。而且北京本身就是军事重镇,地理位置极其优越。既能坐北朝南、又邻近东北,甚至还有山海关与长城防守,实属易守难攻的不二之选。
再次,朱棣迁都,并非单纯迁都,他***取的实际上是二京制。即以北京,迁都前改北平为北京为首都,是为政治、军事中心,再以金陵为副都,是为经济中心。二京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明朝繁荣发展。
04.总结:不管是南京还是北京,最关键还是人。
总之,在特殊情况下,大明朝迁都南京或许可以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但却无法避免灭亡的命运。很多人说崇祯末年,金陵作为副都,同样有整建制的行政班子,且南方的百姓与官员还都忠于大明朝,如果崇祯能够迁都至此,或许还能东山再起,但这是我们一厢情愿!如果人还是那些人,想凭借迁都南京而力挽狂澜,应该是妄想!城墙,天险从来都是妄谈,没了人心便什么都没有了!
大明最后覆灭,北京被李闯攻破,并不是北京的错,而是因为统治阶级腐朽,导致社会阶级矛盾不可调和,外加各种天灾人祸,最终崇祯帝无力回天,只能吊死在煤山。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南京还是北京,关键还是在人!大明覆亡,是因为皇帝无能,也没有于谦那种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之人。
导读:可以肯定的说是利大于弊,如果当时都城一直在南京的话估计早就亡国了。在全局视野受限的情况下也许不会发生土木堡之变,但是蒙古各部也不会被削弱的那么厉害。历史上大明即便有北京戍边风险打造的九边防御体系依然没有防止蒙古南下,如果定都南京没有了近在咫尺的威胁估计九边被突破会在更短的周期内变成现实。那么定都南京的大明王朝失去了北部长城的屏障,华北腹地的一马平川怎么阻挡蒙古骑兵?这不又是一个翻版的大宋吗?
南京本就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理想建都之地
一个王朝定都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军事安全、政治、经济以及长治久安的需要都要考虑到。明太祖朱元璋崛起于江南,虽然扫平群雄后在南京称帝但是并不太情愿在南京建都。当时长安、洛阳、北京都在考虑范围内,太子朱标去世前还曾详细考察过迁都长安的可能性。所以对于朱元璋来说,南京并不是最恰当的建都地。
在明朝之前所有建都南京的王朝都是偏安或者是小王朝,所以朱元璋也有点忌讳。唯恐新生的大明王朝步割据***的后尘;况且大明王朝的生死大敌在北方,定都南方的南京明显在调动和应对突发***的及时性上会差很多。而汉唐定都的长安已经残破不堪,曾经富庶的关中变的贫瘠。况且大明王朝版图明显偏东,如果建都长安很容易受到攻击。
明成祖朱棣迁都抉择***设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择地建都的问题到了明成祖朱棣依然存在。朱棣迁都北京绝对不止是回到自己封地这么简单,朱棣作为大明王朝的君主没有那么狭隘。都说在什么位置操什么心,作为一国帝王考虑的更多是从全局角度考虑整个帝国的兴衰。再说朱棣迁都的时间是永乐十九年,也即是说朱棣在南京称帝将近二十年后才真正迁都。这段时间足够朱棣完成在南京的洗牌,更不消说建文帝仅仅登基几年的影响。所以肯定不是这几方面的原因,那么我们姑且揣测一下朱棣考虑的内容肯定包含如下内容:北方经济开发、积极的国土防御政策以及天子守国门的危机感为前提的九边防御体系。
北方经济开发:
从三国时期南方经济被着重开发,经历东晋南北朝乃至两宋的开发江南的富庶已经远超北方。东晋、南朝、两宋国土范围基本都在南方,不尽力开发无法对抗北方***。所以从南朝开始南方经济就已经超过了北方,到唐朝中后期由于北方因安史之乱造成的残破景象,南方已经成为国家赋税的重要提供地区。
所以到了明朝依然如此,大明经济南方重于北方。大明经济重心在南方,为了重新提振北方经济也是迁都的一个原因。只有迁都北京,北方经济才有可能进一步受到***焕发活力。虽然历史上明朝赋税还是以江南为主,但是在非常时期(比如也先围城)北方的粮饷和兵员真正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如果明成祖朱棣没有迁都,那么由于都城造成的虹吸作用人才、资金都会向南方聚集。本就相对落后的北方经济只能越来越差,北方对蒙古防御所需的粮食等物资还得从南方运输。长久以后这就会形成北方经济愈发困顿的恶性循环。
积极的国土防御政策:
大明王朝是通过推翻元朝建立的国祚,可以说是唯一从南逐北建立的***。但是蒙元并没有被消灭,而是以成建制的方式退回草原依然保持着相当的战斗力。朱棣在位时也曾数次亲征蒙古,他深刻感觉到迁都北京的必要性。因为如果大明王朝的政治中心远在江南,一旦情况有变在缺乏现代化通讯工具的情况下即使以六百里加急递送战报也会耽误军情。况且还需要从南方调运粮草,造成攻击蒙古的周期的延长。
迁都让后世君臣有危机意识,维持对蒙古的军事压制
从这个角度说朱棣确实为了大明江山永固煞费苦心,因为他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如果都城在大后方的南京无论北方局势多么糜烂南方依旧可以歌舞升平。因为不是哪代帝王都有争雄的帝王之心,除了懂得开国艰难的前两代君主就是少数有大局观的帝王了。
即便不是昏君,就是守成之君远在江南也无法直接体会帝国北方的危难。也许停留在战报上的字面描述远没有亲眼所见来的震撼,所以必须要迁都北京。要让后代君主以天子守国门的姿态感受蒙古各部带来的军事威胁,再此基础上配置重金打造的九边防御体系才能让大明江山长治久安。如果不是朱棣没有迁都的话,瓦剌在突破九边后最理想的结局也不过是维持南北对峙的偏安局面。
小结:
虽然在崇祯***亡国后,无数人慨叹如果当时建都南京的话明朝不会这么仓促亡国。但是可能大家都没有考虑过,如果不是朱棣力排众议的迁都也许大明维持不了276年大一统的国祚。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迁都北京,从长远来看,绝对是利大于弊。
从三个方面来看。
政治上。
南京是朱元璋定都之地,但并不是最合适的都城。连朱元璋自己,都想过迁都,他曾经派太子朱标在开封、洛阳和西安三座城市中考察,想选择一座迁都。朱标考察一圈后,选择了西安,并将方案上呈给了朱元璋。
不过,朱标考察回来后,很快病倒,并逐渐病重,最终在次年病逝。此事对朱元璋打击很大,他也已到古稀之年,再也没有精力和时间来落实此事,迁都就此不了了之。
等到朱棣靖难成功,登上帝位后。由于他二十岁就就藩北平,此后数十年都在北平渡过,对于江南官绅来说,他毕竟是个外来的藩王,得位不正是他的瑕疵,南京对他来说是个“生地”。而在北平,他已经经营二十多年,在当地有民心支持,是块“熟地”,迁都北平,在政治上对他更为有利。
经济上。
历史上,江南是块富庶之地,直到明末,江南的税赋都是帝国的重要经济来源,相比之下,北方经济则落后不少,这点朱棣深有体会。如果继续定都南京,则南北经济差异将越拉越大,不利于帝国的平衡。
经济落后将导致一系列后果,为求平衡,帝国必将以南方的税赋来补北方的亏空,则又可能引起南方的连锁反应,难以两全,而迁都北平,在天子脚下,北直隶的发展将顺理成章,缩小与江南的差距。
军事上
南京虽然看上去坚固,其实很难防守。历史上,以南京为都城的王朝很多,但多数为割据***,偏安一隅,难有作为,这是从帝国内部来看,南京的劣势。
在帝国***,此时蒙古仍然是明朝的头号敌人,残余势力还在不断扰边。以北平为首都,对于马上天子朱棣来说,可以更迅速地对蒙古的军事威胁做出反应。朱棣时期的京师三大营仍然强力,加上帝国边军,可以迅速召集强大的兵力,朱棣此后数次亲征,正是基于这点。
如果不迁都,北平没有强力将领坐镇,很容易被蒙古乃至后金蚕食,再要打回来可不容易,比如北宋时期的燕云十六州。
从长远来看,朱棣迁都北京的目的,基本都达到了,北京从此得以发展至今。如果没有迁都,难以想象如今北京的境况会是怎样。
静夜史认为这个问题并不准确。
因为迁都北京对于朱棣而言,首先是作为统治者的个人意愿,其次才是为大明帝国的江山社稷着想,所以用利弊来形容朱棣迁都是本末倒置的思维。
对于朱棣而言,迁都北京主要是为了解决篡位后的人身安全和生存环境问题,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对朱棣本人而言没有“弊”这一说,北京的风沙对于朱棣而言都是过家家。
而作为统治者的决策,朱棣的意愿必然也深刻影响着大明帝国的盛衰。那么迁都北京对大明帝国而言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静夜史认为当然是利大于弊。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迁都北京,明朝才有了276年的国祚。
为何这么说呢?静夜史认为这和我国古代历史上小农经济的帝国基石密不可分。
虽然小农经济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且结构稳定等诸多优势。但小农经济也带结构脆弱,受自然环境影响力强等不足,尤其是面对北方虎视眈眈的游牧民族时,独立的小农经济单位难以形成合力且因自身战斗力不足,极其容易被游牧民族横扫。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秦始皇时代开始,中原王朝就在农牧交界线上修建万里长城阻挡游牧民族南下。长城的修建,使得小农经济发展获得了稳定的发展空间。
但长城作为劳民伤财的浩大工程,不仅建造时兴师动众,维护时更是耗时费力,在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政治力量的支撑,万里长城防御体系是绝对无法固若金汤,这在客观上决定了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必须在靠近长城的北方,尤其是长城以北的少数民族虎视眈眈时,所以朱棣迁都北京有其必然性。
不过北方很大,为何是北京而不是西安或者开封呢?静夜史认为除了北京时朱棣老家的考量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东北版块的加入。相比于西安和开封等北方城市,北京虽然条件更为恶劣,但这里靠近长城的同时,还有效连结了华北和东北版块,是自金朝以来统治者的共同选择。
所以,为了保住东北,朱棣只能将都城选在北京。在我国地形总体自北向南倾斜的情况下,都城越靠北,越有利于帝国的稳定。
而且朱棣时期的北京,并不是明朝的“国门”,虽然自靖难之役开始,明朝于1399年放弃了大宁卫,1402年放弃了东胜卫,但作为朱元璋在漠南地区构筑的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北京北部的开平卫虽然孤悬塞外,但仍在明朝手中,这意味着北京依然和蒙古有一定距离,直到1435年明宣宗时期开平卫内迁后长城才成为明朝北界,北京才成为国门。
将北京放在抗敌一线,对明朝而言是正确的选择,北京一旦失去,华北平原和江淮地区无险可守,如果少数民族在长江以北建立类似元朝的强大***,定都南京难以固守,所以历史上定都南京的***才不长久。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首先回答题主的第一个问题,朱棣迁都绝对是利大于弊,给大家分析一下。
有险可守
南京虽然有长江天堑之险,但是历史上在此灭亡的王朝说明了,长江不是不可逾越的,一旦敌军渡过长江,那么接下来基本上就是势如破竹,几乎无险可守。
而定都北京就不一样了,北京三年都是天险,属于易守难攻之地。而且离北方边境比较的近,可以加强对边防的控制。因为明初北京本身就是九边之一,元朝和朱棣又在这里经营多年,所以军事设施还是比较完备的。
皇帝亲自驻守这里,无疑又增强了士兵的信心,对于固守边关有莫大的好处。
脱离控制
朱棣迁都北京还有一个考虑就是,南京不是他的地盘。这里世家大族经营多年,几乎是根深蒂固,而朱棣又一直待在北京,在这里根基薄弱。而且他是通过造反上台的,皇位得位不正,很容易就受到别人的干扰。
北京则不同,这里是他的大本营,他在这里就是这里的天。如果建都这里则可以脱离南方世家大族的控制,回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对于继位之初的不稳定局面,他也可以腾出来手更好的掌控。
***如他仍然固守南京,可以设想一下,***如他得罪了那些世家大族,他们再练手和他对抗,双方拼个鱼死网破,这么一来对朱棣又有什么好处呢?搞不好还会有其他人趁虚而入,再把皇位给整丢了就不好了。
运粮不方便
再说说弊端。
在迁都以前,明朝官粮需要押送到南京。因为粮食主要都是由南方供应的,而南京又地处南方,所以路程就比较的近。往往通过水路运输就可以完成,节省了很大的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老百姓也普遍能够接受。
而迁都之后,南方的粮食再运到北方,那成本可就高太多了。根据史料记载,几乎运费可以翻一倍,这样巨大的花费最后还是百姓来出,因为是由他们承担运粮的责任的。这么搞很多老百姓就承受不住了,慢慢地,明初实行的粮长制度也就逐渐的崩溃了。
不过综合来看,虽然粮长制崩溃了,但是明朝后来决定以白银代替税粮,这是对粮长制的一种补充,所以影响不算太大。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而题主后一个问题,有一点瑕疵。因为明朝实行的是双京制,起初南京还是名义上的首都,北京只相当于一个陪都。但是该有的国家机构,两个地方都有。后来因为皇帝在北京办公,北京这才变成了事实上的首都,但是南京名义上还是作为首都而存在。
所以后一问不再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