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这些唐诗具体是指哪三百首呢?
问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这些唐诗具体是指哪三百首呢?
......
前言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这句话说的不准确,真正的话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一、这句话的来历
这句话来自于《唐诗三百首》的作者蘅塘退士(孙洙)。他是乾隆十六年进士,在唐诗三百首的序言里写到: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馀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
这一段话大意说,我认为《千家诗》有一个弊端“止五七律绝二体”,就是诗体太少,所以我选取了各体,每种诗体选了几十首诗,让孩子们学习。不是远胜于《千家诗》吗?
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0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因为比较全面,所以蘅塘退士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二、真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吗?
首先,蘅塘退士说的“ 吟诗 ”可不是背诗,是作诗。这句话对于古人来说是有道理的,因为唐宋科举考试要考诗赋 ,因此以后的读书人都把作诗当作必学科目。所以清朝学子自小读书,也是要学写诗的。科举中的诗是格律诗, 所以孩子们从小就会学习近体诗(格律诗)的规则 。
相对于其他诗体,格律诗规则最难,所以对于从小就明白“格律诗规则 "的古人来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是有道理的。
三、对现代人来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是善意的谎言
但是对于今天的人来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人很少,因为我们大多数人从小学习数理化史地英,语文课上只是背诗而已,并没有学过写诗。很多人连基本的押韵的规则都不清楚,作诗并不是四七28个字就是七绝、四五20个字就是五绝。
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真得做不到。
结语
蘅塘退士(1711~1778)生活于乾隆年间(1711年-1799),这本 《唐诗三百首》于乾隆二十九年写成。
在成书七年以前,即乾隆二十二年( 1757) 乡、会试加五言八韵诗, 中断了几百年的格律诗又进入了科举中,这本书成为了孩子们学诗的启蒙教材。
@老街味道
懂不懂?会不会?关于旧体诗的三个小测验,请看我的头条文章《对现代人来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是善意的谎言2018-11-18 02:03》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1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经典篇目很多,如:渭川田家(王维)
送别(王维)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
月下独酌(李白)
春思(李白)
望岳(杜甫)
赠卫八处士(杜甫)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长恨歌(白居易)
琵琶行(白居易)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杜甫)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石鼓歌(韩愈)
凉州词(王之涣)
出塞(王昌龄)
行路难(李白)
将进酒(李白)
蜀道难(李白)
丽人行(杜甫)
登鹳雀楼(王之涣)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早发白帝城(李白)
渭川田家(王维)
送别(王维)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
月下独酌(李白)
春思(李白)
望岳(杜甫)
赠卫八处士(杜甫)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长恨歌(白居易)
琵琶行(白居易)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杜甫)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石鼓歌(韩愈)
凉州词(王之涣)
出塞(王昌龄)
行路难(李白)
将进酒(李白)
蜀道难(李白)
丽人行(杜甫)
登鹳雀楼(王之涣)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早发白帝城(李白)
应该是《唐诗三百首》收录的那些诗。
《唐诗三百首》是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诗选集,成书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此书共八卷(或作六卷),选诗三百一十首,后四藤吟社本又增补杜甫《咏怀古迹》三首。
全书收录了七十七家诗,基本上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乐府等诗体编排,所选多为描写生活琐事、个人情怀之作,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风貌,其中有不少是唐诗中的名篇。
原书有注释,专注典故;还有评点,指点作法,说明作意,品评工拙。收录了很多名家之作,是唐诗的巅峰之作,可作为学诗写诗的范本。
历史上哪些皇帝没有杀过功臣?
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问开国之君中没杀过功臣的吧,不然中国古代前后出现的五百多位帝王,没杀过功臣的实在是太多。印象中,古代很多开国皇帝大都会杀功臣,其实这里面有点误解,实际上杀功臣的开国皇帝并不多,那到底那些没杀过功臣,让我一一列举。
秦始皇嬴政,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中国历史第一位皇帝,姑且算他是开国之君(秦的开国应该算到周平王东迁时期,其开国之君、第一任国君是秦襄公嬴开)。嬴政峰准长目,所有臣子在他手下战战兢兢,他没有必要杀功臣,统一之后也没有杀功臣。
汉高祖刘邦,起于草莽的流氓皇帝,杀功臣排行榜中排二位,帮他打下江山的功臣杀了不少,在此不多述。
光武帝刘秀,一个几近人格完美的开国之君,人格都近完美了怎么可能会杀功臣。帮他打下江山的云台二十八将无一被杀,三百六十多位功臣为分封列侯。
晋武帝司马炎,早年宽厚待下,晚年昏聩***,连刘禅、孙皓这两位敌国之君都没有杀,自己人当然也不会杀。
南北朝出了多位禽兽皇帝,***就像眨眼,但各位开国之君不乏雄才大略之辈,杀功臣的有,但都是因事而杀,不是为杀而杀。
隋文帝杨坚,以外戚之身居中国之主,万年听信谗言,杀了虞庆则、史万岁等人,他死后杨广杀的功臣更多。
唐高祖李渊,唐还未完全统一即为儿子所逼退位,存在感不是很强,在位期间诛杀刘文静。唐太宗李世民,开拓疆土,文治武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张亮、侯君集因故被杀。
宋太祖赵匡胤出身军人家庭,黄袍加身后位登大极,其杯酒释兵权之举被后人称赞,辞职后的各位将领也都给予了优厚的赏赐和宽待。
元世祖忽必烈,此人我不怎么熟,好像也没听说过杀功臣之事。
明太祖朱元璋,贫农出身,历史上第一个以南统北的帝王,对大臣们极不信任,杀功臣排行榜第一位。
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也基本没有杀功臣之行为。
所以可以看出,开国之君中杀功臣者,大多出身贫寒,奋斗历程也更为艰辛和困难。帝国缔造并不是一人之功,而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造成部分功臣功绩卓著,位高权重。此时开国之君对这些和他一起打下天下的功臣并不信任,时刻提防。皇位得来不易,就更恐惧失去,乃至于终于狠下杀手。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杀功臣之皇帝并不多,不少是因为臣子参与谋逆等大罪而被杀,真正无理由屠戮功臣的就朱元璋和刘邦二人而已。
很多人都举例了说秦始皇(嬴政除了逼死吕不韦外,并没有杀过功臣)、刘秀、李渊、成吉思汗、努尔哈赤这些皇帝没有杀过功臣。其实这些只是大朝代的皇帝,我们还有南北朝十六国和五代十国的历史,一下很难去列举哪些皇帝杀过功臣,哪些没有。
但是,皇帝杀不杀功臣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套路,我们按照这个套路去套,追本溯源去求解皇帝为什么杀功臣,自然就明白哪些皇帝不杀功臣了。
首先我们发现,不杀功臣的皇帝,都是出生豪门贵胄,有着数世家底积累,本身就已经是德高望重之辈。最明显的就是刘秀,刘秀本身就是汉室皇胄(还有刘备),而唐朝李家同样一直都是陇西贵族。像嬴政、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就更不用说了,归根结底是把自己的地盘扩大。
那么会杀功臣的是哪些人呢?刘邦鼎鼎有名、朱元璋更是功臣屠夫,他们两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出身普通,直白点就是说,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靠山。很显然,这样的出身会令他们的每个“功臣”都成为自己家族最大的敌人,活生生的例子就是隋朝的杨坚,功臣没有***殆尽,贵族依旧保留,导致了自己的王朝最后被贵族李家瓜分。
所以大家按这个套路去套,就知道什么样的皇帝杀功臣,什么样的皇帝不杀功臣了。即使再特例也不过是赵匡胤,只是赵匡胤稍微好一点,就是把功臣的兵权都削了,没有致死。但其他的,只要是平民上位的皇帝,几乎没有不杀的。是的,我转了这么多弯,就是想让大家知道,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在东方文化的熏陶下这个理论都是适合的。
中国历代皇帝中不杀功臣的比较少,但并不代表就没有,这就要看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由于皇帝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掌握着国家的生杀大权,国家法律的制定都是以***的意志为意志,法律完全体现了***的利益,是为***统治服务的,如果违反了皇帝的意志和利益,就必然受到法律的严惩,所以作为帝王,基本上没有不***的。
如果功臣违背了国家法律,那这个功臣就是国家的罪人。很多时候,现在的人看不到这一点,只把关注点放在功臣对朝廷所做的贡献大小上,以有功之臣就不可以诛杀为由,完全忽略了这个功臣还是一个犯罪之人,一旦遭到法律惩治,就说皇帝过河拆桥和卸磨杀馿,这种看法当然是不正确的,难道因为其过去有功于国家,就不可以追究他所犯的杀头之罪吗?否则,不杀功臣的帝王确实很少很少,几乎就不存在。
只有做到功是功,过是过,才能理解古代皇帝为什么要杀有的功臣。当然赏罚分明,不能简单的等于滥杀无辜,象朱元璋这样,为了皇权,不顾带头违反大明刑律,十个功臣九个被杀,一个还因告老还乡,并且全都诛灭三族,那完全成了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完全不***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是没有的,象朱元璋那样滥杀功臣的也就朱元璋一人。大多数皇帝基本上都能善待功臣,尤其是李世民和刘秀堪称皇帝中善待功臣的楷模,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和云台二十八名宿就是李世民和刘秀在历史上善待有功之臣的见证。
史湘云长篇大套地说阴阳,有什么含义吗?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有个没什么文化的丫环叫翠缕,虽然不懂什么阴阳学说,但听了史湘云说阴阳之后,一下子就明白了,“蚊子,虼蚤蠓虫儿,花儿,草儿,瓦片儿,砖头儿也有阴阳”,“主子为阳,奴才为阴”。
较系统论述阴阳之说的是解释《易经》八卦的托名孔子的《易传》,天地,日月,昼夜,动静,刚柔,男女,等等,都是阴阳关系。《易传系辞》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也。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阴阳之说,就是说,天地,社会,人类,都具有尊卑贵贱的关系,互相依存而各居其位,才能形成了稳定的结构。
阴阳之说,在古代,似乎为统治者提供了一把简捷方便的开启天地之门的万能钥匙。
史湘云长篇大套地说阴阳在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再次出现在贾府的史湘云,已经说定了亲事,就在她与丫鬟翠缕走在大观园里,看到荷花未开,引发了她的阴阳论。
那么,作者写她长篇大论地说阴阳,有什么含义?
这要结合全书来看,看作者对她的形象定位。
史湘云身上,有非常明显的道家思想
史湘云虽为侯门闺秀,但其身世堪怜,“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还在婴儿期,就父母双亡成了孤女,从未享受过父母之爱,也未被娇养过,小小年纪就要和家里的仆妇们一起做针线活到深夜。
但是,即使有着这样堪怜的身份,湘云却从未自怜自叹,反而非常乐观,心胸开阔,“英豪阔大宽宏量”,究其原因,与她深受道家文化影响有关。
道家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心宽,即像庄子笔下的鲲鹏,“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虽然身体受困于婶婶的管束,心却逍遥游于宇宙,不自困于方寸之间。心里有海,才不会被井中之事而烦恼。
因此,湘云懂得如何寻找和创造乐趣,从醉卧花荫到割腥啖膻,“是真名士自风流”,不给自己设限,更没有清高做作,“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尽显魏晋风范。
相比黛玉沉湎于《西厢记》这样儿女情长的杂书,湘云更爱读《易经》,并在文字游戏中流露出来:
奔腾而砰湃,江间波浪兼天涌,须要铁锁缆孤舟,既遇着一江风,不宜出行。
泉香而酒冽,玉碗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
“不宜出行”和“宜会亲友”都是由《易经》衍生出来的历法用语。
阴阳学说,即为《易经》的核心思想,是老子《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所指的“二”。懂得了阴阳,才能懂得世间万物之理。
湘云的阴阳论,蕴含了她对婚姻的态度,为麒麟白首设伏。
一阴一阳谓之道,世间万物,都因阴阳而来,比如人类传宗接代,必须一男一女结合方可完成。但是,阴阳乃天道,非人为,“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顺则正,逆则邪,湘云虽身世堪怜,却从未抱怨过命运,而是接纳且顺应。正因为如此,才“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叔叔婶婶为她安排了美好姻缘。
这段阴阳论,出现在湘云定亲之际,可看出正是她对婚姻的憧憬,才有了这段论调。这充分说明,她不纠结于未来夫君的善恶好坏,而是以美好的心态去期待和迎候。这是她对婚姻的态度,也是作者曹雪芹对婚姻的态度: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婚姻的正道。
说完这段阴阳论,湘云主仆就在草丛里捡到了阳麒麟,与她所佩戴的阴麒麟正好配成一对,因此“伏白首双星”,预示着她将“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
作者是想告诉读者:人生在世,要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要去相信美好。信则有,信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