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必吃十种美食?
二连浩特市美食有美味烤全羊、羊杂碎、蒙古锅茶、手扒肉、蒙古炒米、蒙古奶茶等。美味烤全羊:整羊架于火上烘烤,须火旺而无烟方可。不时将白条羊在火上左右翻转,一直烤到表面金红油亮,香味喷发,外焦里嫩为止。羊杂碎:正宗的羊杂碎,讲究色、汤、料、味俱全。盛入碗中,香味扑鼻、鲜红油亮。
二连浩特市美食有美味烤全羊、羊杂碎、蒙古锅茶、手扒肉、蒙古炒米、蒙古奶茶等。
1、美味烤全羊:原始的烤全羊,是将开膛去皮的整羊架于火上烘烤,烧烤时要用杏木疙瘩烧旺的红火,须火旺而无烟方可。不时将白条羊在火上左右翻转,一直烤到表面金红油亮,香味喷发,外焦里嫩为止。
2、羊杂碎:在呼和浩特享有盛名,是深受本地各族人民欢迎的一种价廉、味美的风味食品。以当地的***群众最善制作,做法也颇为纯正。正宗的羊杂碎,讲究色、汤、料、味俱全。汤要老汤,料要新鲜,味要奇香。做好的羊杂碎,香味扑鼻、诱人食欲,盛入碗中,鲜红油亮;吃到口中,肥而不腻,令人胃口大开。
3、蒙古锅茶:对蒙古人来说,奶茶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饮用品,而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感。蒙古锅茶主要先用传统方法将奶茶熬好,然后加入风干肉、奶酪、奶皮子等在锅中边吃边煮。吃的时候将奶茶盛在碗中,加上奶豆腐、炒米、黄油混在一起。
4、手扒肉:蒙古民族的传统食物中,尤以手扒肉为最具特色和代表性。将羊胸腔内的动脉掐断,然后剥皮,清除内脏,并将整羊切成若干段置于锅中,待水沸后放入少许盐和葱,不加其它调料,煮断血即可。食用时一手抓肉、一手持刀片肉,其特点是肉香味美,鲜嫩异常。
5、蒙古炒米:蒙古语称炒米为“呼日森布达”,是草原牧民日常食用的主食之一。好客的蒙古人总会佐着奶茶、奶皮、奶豆腐、黄油,在桌上摆上一碗黄橙橙的炒米。炒米是蒙古民族的传统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
6、蒙古奶茶: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及其毗邻的一些省、区,蒙古族牧民以食牛、羊肉及奶制品为主,粮、菜为辅。砖茶是牧民不可缺少的饮品,喝由砖茶煮成的咸奶茶,是蒙古族人们的传统饮茶习俗。
二连浩特的必吃十种美食有烤全羊
蒙古民族的餐中之尊。蒙古族这种传统而古老的风俗,至今还保留着,以前只供蒙古贵族享用,一般牧民根本吃不到的烤全羊。现如今,烤全羊已成为内蒙古草原饮食文化中一枚璀璨绚烂的明珠。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蒙古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烤全羊的方法也随之演变。原始的烤全羊,是将开膛去皮的整羊架于火上烘烤。
蒙古野驴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在海拔3000米~5000米的亚洲中西部荒漠地带,有一群长的像骡子的驴,它们常常因为强烈的好奇心靠近猎人而被捕杀,这些“憨憨”就是蒙古野驴。
蒙古野驴外形像骡子,体型比家驴要大,体长可以达到2.6米左右,肩高1.2米,成年体重大概在500斤左右。蒙古野驴跟我们平常所见得家驴区别比较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濒危的蒙古野驴,是怎样一种动物。
1、蒙古野驴生存能力极强,戈壁荒漠是它们生存的天堂
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地处北半球中纬度,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受北温带气候和北冰洋冷空气的影响,干旱少雨,属于典型的荒漠戈壁,长有稀疏的植被,然而这里是蒙古野驴生活的“天堂”。
蒙古野驴拥有极强的耐力,既能耐冷耐热,又能耐饥耐渴,但是在戈壁荒漠的环境下,植被较少,这也决定了蒙古野驴只有不停的觅食,才能够保证足够的能量。
蒙古野驴主要食用一些口感很差的植被,比如芸香科、大戟科、蒺藜科和蔷薇科植物,这些植物的蛋白和脂肪含量,要远低于其他植物,但这是没办法的事,在荒漠地带只有这些可以吃。
有时候实在找不到吃的,蒙古野驴甚至会刨开地面,食用这些植被的根部,生活实在艰苦。但不管怎样,能够在气候恶劣、食物短缺的戈壁荒漠上生存,足以说明蒙古野驴极强的生存能力。
2、蒙古野驴有完善的预警系统,但又因为强烈的好奇心而被捕获
在亚洲中西部的戈壁荒漠上,还生活着蒙古野驴的天敌——狼,它们时刻盯着成群的有蹄类动物。
在长期艰难的生存环境下,蒙古野驴进化出一套自己的预警系统。蒙古野驴在觅食的时候,几乎每隔一秒就抬一次头,一边咀嚼来之不易的植被,一边环顾四周。
一旦发现任何异常,蒙古野驴便停止取食,头颈高举,目光直视,盯着可能存在危险的方向。它们还会把尾巴收紧,耳朵向前竖立并频繁转动,身体做出随时逃窜的姿势。
但是蒙古野驴感到有危险时,不会盲目逃跑,它们通过视觉、嗅觉和听觉,来确定危险的方向和大小,并以此来决定是否逃窜。
蒙古野驴能够如此淡定,跟它们的奔跑的速度有关,它们的奔跑速度可以达到45公里/小时,狼群都拿它们没办法。
蒙古野驴是群居动物,所以遇到危险时会通知同伴,一旦危险解除,又会互相通知已经安全了。
但是蒙古野驴的好奇心非常重,有时候发现猎人的帐篷或者临时营地,它们不到不远离,有时还会主动靠近猎人的帐篷或者汽车,这简直就是送上门的“憨憨”!
3、蒙古野驴的雄性,靠争斗来获得交配权
每年的春夏季节,是蒙古野驴的交配季节,它们都是以家族性小群体的方式活动,一群蒙古野驴中,只允许一头成年雄性存在,这头驴是族群的首领。
如果能近距离观察蒙古野驴,你会发现雄性野驴往往伤痕累累,这是在争夺交配权的斗争过程中留下的。获胜的雄性野驴获得整个族群的交配权,战败的则远离族群,往往单独活动。
雄性蒙古野驴一般4岁性成熟,雌性3~4岁生育头胎,它们每年7月份开始交配,第二年的6月中旬到7月中旬是产崽高峰期,蒙古野驴每胎一崽,孕期11个月。
雄性蒙古野驴也只有在***期的时候,才会为了交配权与其他雄性进行争斗,它们通过撕咬、刨扒和踢等方式将对手赶出族群。而到了非交配秋冬季节,蒙古野驴又聚集成大型活动,大群的蒙古野驴一起活动觅食。
4、蒙古野驴有随着季节变化而短距离迁徙的习性
蒙古野驴平时的活动非常有规律,早上到水源处饮水,白天到草原觅食、休息,晚上回到山林深处过夜。
蒙古野驴移动时很有秩序,喜欢排成一路纵队移动,它们经常沿着固定的路线行走,在草地上可以看到蒙古野驴留下的20公分左右宽的路径。
5、蒙古野驴分布的范围越来越小
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捕猎者的猎杀以及气候的变化,蒙古野驴分布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小。现在的蒙古野驴,主要分布在东起内蒙古二连浩特,沿中蒙边界狭长地域至新疆北部盆地,主要集中于新疆北部的卡拉麦里山保护区和内蒙古中部的乌拉特梭梭林保护区。
但是在历史上,蒙古野驴的分布范围曾非常广泛,根据古生物学资料显示,马科动物中的野驴就是由早更新世的西洼利克马起源的,后来经纳玛马而演变成为现代的野驴。
在中国,野驴化石最早发现于第四纪中、晚更新世地层中,特别是晚更新世的中、晚期。亚洲野驴在地质时期的分布十分广泛,在约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它们曾生活于德国等欧洲原野。
中国在9个省19处发现过野驴化石,这些化石出现在人类旧石器时代。但是现在的蒙古野驴,只分布在卡拉麦里有蹄类动物自然保护区,已经是濒临灭绝的品种。这一切都要归咎于人类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在利益驱使下对蒙古野驴的猎捕。
总而言之:蒙古野驴已经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属于濒危品种,它们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的荒漠地带,生存力极强,但也承受不住人类的破坏和猎捕!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可见驴肉在人心目中的地位,而且在我国以驴为名的美食也多种多样,最出名的无疑就是“驴肉火烧”了。正是因为驴肉的受欢迎度,作为野生的蒙古野驴也曾经被大面积的吃掉,以至于到了现在,蒙古野驴成为了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濒危物种。那么,蒙古野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呢?它们的现状如何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蒙古野驴。
野驴
野驴是家驴的祖先,虽然我国有数量众多的家驴,但是家族的起源并非在亚洲,根据科学的研究发现,家驴的线粒体DNA与非洲野驴高度一致,因此家驴是由非洲野驴驯化而来的。
虽然家驴的祖先是非洲野驴,但其实亚洲也是有野驴的,它们就是亚洲野驴。亚洲野驴广泛的分布于东亚以及中东的部分地区,由于分布较为广泛,亚洲野驴在不同的地区演化出了不同的亚种。亚洲野驴一共有6个亚种分化:印度野驴、波斯野驴、叙利亚野驴、土库曼野驴、以色列野驴以及蒙古野驴。其中叙利亚野驴早在1928年就已经灭绝,其他五种野驴均为濒危物种(在我国还有一种野驴-***野驴,它一度被认为是亚洲野驴的亚种,但是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它与亚洲野驴的基因相差甚远,所以成为了单独的种,至此野驴分为三种:亚洲野驴、非洲野驴以及***野驴,下面为三种野驴的分布图)。
蒙古野驴
蒙古野驴是亚洲野驴现存的5个亚种之一,它们主要分布在分布于蒙古国南部和我国的西北中蒙边境地区以及新疆北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内。
从外观上看,蒙古野驴与我们以前常见的骡子(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非常相似,体长在2-2.6米之间,体重在180-260公斤之间,体型比马小,但是要比家驴大一些。从外观上看,蒙古野驴有着长而尖的耳朵,颈部具有较短的黑色鬃毛,身体上半部分以黄棕色为主,下半部分以黄白色为主。
蒙古野驴是一种耐旱、耐寒的马科动物,通常它们栖息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带,夏季它们有着向高海拔地区迁徙的习性(海拔5000米以上),到了冬季才会到平原地区生存。
与其他马科动物一样,蒙古野驴也是典型的群居动物,通常一个驴群的成员在5-30只之间,它们有着昼出夜伏的习性,白天它们会花费超过50%的时间进食,30%的时间休息,剩下的20%就是在觅食的路上。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蒙古野驴的数量还相当的可观,根据1994-19***年的调查发现,其数量稳定在3.3-6.3万只之间。但是,仅仅是到了2003年,蒙古野驴的数量就骤减到了2万头左右,其中大部分生活在蒙古国的南部,而在我国蒙古野驴下降到了不到6000只。最关键的是在蒙古野驴数量骤降之前,它们早在1958年就成为了保护动物。那么为什么早早成为了保护动物的蒙古野驴,在21世纪开始数量却骤然下降呢?
蒙古野驴的濒危之谜?
蒙古野驴的数量之所以骤降,一共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吃。作为一种野生动物,即便生活在荒漠地区的蒙古野驴也没有逃过一个“吃”字,而且蒙古野驴被吃的高峰期恰恰就发现在21世纪前后。根据2005年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21世纪前后的几年时间里(从99年到2004年),每年都有约4500只蒙古野驴被人吃掉,其中大部分发生在蒙古南部。而蒙古国南部拥有着超过80%的蒙古野驴数量,因此,被吃是蒙古野驴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放牧。游牧一直是草原地区人们的生存方式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许多城市居民再次回归了游牧民族,使得放牧数量每年递增。而在这里家畜中,占比较大的就是绵羊,绵羊恰好又与蒙古野驴的食性基本一致,这就造成了家畜与蒙古野驴抢夺食物的问题。在除了冬季以外的季节还好说,草木较为丰盛,家畜与野驴各取所需,而且野驴夏季还有垂直迁徙的习性。但是,到了冬季,野驴回到草原,此时的草木本身就比较少,还被家畜大面积的占领,造成了蒙古野驴的食物匮乏,从而数量减少。因此,放牧的激增是蒙古野驴濒危的另外一个原因。
第三:矿产***开***。在中蒙边界地区,是矿产***的富集区,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里频频被开发,包括我国的阿勒泰地区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我国蒙古野驴分布70%以上的地区),这里的地下也蕴藏着大量的煤炭和石油***。矿产***的开发就意味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减少,同时***的开发离不开人类的活动,而人类的活动也会导致野生动物减少。因此,矿产***的开发也是蒙古野驴濒危的原因之一。
总结
蒙古野驴作为5个亚洲野驴现存的亚种之一,已经成为了濒危物种,究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人类的各种活动造成的。如果不从以上三个方面去保护蒙古野驴,那么蒙古野驴迟早也会像曾经在草原上奔驰的普氏野马一样野外灭绝。
呼和浩特哪家羊杂碎好吃?
我老爸是资深杂碎爱好者,说说他爱吃的地方吧。植物园西边白记杂碎,每天早上客流不断,高峰找个座位都难,特点是口味重,但是杂碎是买现成的,有点没那么干净,我觉得口味比一般的馆子好点。道北杂碎,碗比较小,口味比较好,杂碎软烂,焙子一般,除了价高量小没别的毛病。西落凤街上的乌兰花羊杂碎,特点是有小肠,杂碎洗的干净,有土豆,老爸评价最高,焙子也不错,酥脆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