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秋收季,可还记得帮父母掰玉米吗?
一、玉米地里掰玉米:
那时候,要在天晴的早上,比较凉快的时候干活,戴着草帽,必须要穿长袖衫,脖子也要做好防护,防晒只是一方面,主要就是怕蚊虫叮咬,和怕被玉米叶子割伤。割伤的滋味是很难受的,轻微红色的一道印记,被汗水泡过后是***辣的,有时候那些蚊子也不开眼,专门盯着咬,那家伙一咬一个包。都是父母用木板车拉着蛇皮袋、扁担、绳子,还有喝的水,带着迷迷瞪瞪的我,去玉米地里掰玉米。
小孩儿干活你们懂得的,多是闹着玩儿,站在那里还没有个玉米杆子高。都知道玉米是长在玉米杆子的当中间儿,那时候的我刚刚好,抱着玉米往下一蹲,带着玉米衣的玉米棒子就下来了,然后是把玉米衣一层一层扒掉就行了,干活不快,但也是能掰玉米了。父母、叔伯们的手脚那是相当的快,直接在玉米杆子上扒掉玉米衣,用力的一撇,玉米棒子尾巴那里断了,完整的玉米就搞定了。
二、吃甜玉米杆儿:
有人说:这玉米杆儿又不是甘蔗能吃吗?你还别说,真能吃!当然,也不是都能吃。
日上三竿的时候干活都慢了,特别是我,嘴噘的跟了个葫芦瓢儿似的。那时候的我们这些小孩(城里的娃就不知道了),可没有什么冰淇淋、哈根达斯吃的,雪碧、可乐很少见过的,身上要有个一毛、两毛的小金库,比较奢侈的就是买根5分钱的冰棍儿,吃的都美滋美味的。当然最喜欢喝得就是——健力宝,那家伙感觉喝健力宝就像过年似的,喝一次感觉个把来月,打个嗝儿都还是健力宝味儿。
当然,那一天健力宝没喝着,2块钱一瓶,你说要卖几个玉米棒子才够呢?后来父亲、叔伯们看着我在耍小孩儿脾气,就说给我砍“甘蔗”吃,也就是玉米杆儿。手起刀落那就是一根,高兴的尝了一口,哎呀是骚的(小时候用的就是这个形容词)。叔伯告诉我说是尿素放多了,或者是尿素挨着玉米苗太近了。不管了再来一根,你还别说,甜!能把玉米杆吃出甘蔗的范儿,也没谁了。85后的你们,吃过甜玉米杆儿吗???
三、玉米粒儿:
看着父母、叔伯把玉米棒子装在袋子里,然后用扁担挑到路边,一袋一袋的装上车准备拉回家,最悠闲估计是我,坐在木板车的玉米上回家了(小时候经常这么坐车)。把玉米晒在水泥稻场上,经过几天的暴晒,就要开始掰玉米粒儿了(这是我小时候最讨厌干的的活之一)。
父母用平口螺丝刀,把玉米棒子上间空戳出纹路,这是为了手工好掰玉米粒儿。每到晚上放学回家吃完饭、写完作业后,就要掰玉米粒儿,一边看着电视、一边掰(心里还在嘀咕,要是老师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多好啊),不能跑出去和其他的小伙伴玩儿,那叫一个气啊。其实,那时候,农村的家家户户都在掰玉米粒儿,一边家长里短,手上却没有闲下来。我们在掰玉米粒儿的同时,玩儿的不亦乐乎……
几年后,家里买了一个手摇脱玉米粒儿的机器,那家伙把整个晒干的玉米放进去,摇着手柄十多秒,一个玉米棒子就掰完了……
后来,土地扭转了,那些事儿……就在心里了……
又是一年玉米秋收季。清晰记得父母亲把地里的玉米收回来后。把玉米粒掰出来的事情就是我们姐弟承包了一样,放学回家后的工作就是掰玉米粒。现在想起来还是记忆犹新。
掰玉米粒時,因为手小力气小,没掰几个玉米几个手指就痛得不得了。甚至手拇指都起泡了。后来干脆专挑大的,长得好,玉米粒排得整齐来掰。先用一把“起子”,也叫做“螺丝刀”,顺着玉米粒竖着开一条槽,大约有两颗玉米粒的宽度,然后横向一边掰开玉米粒,那样就好掰又容易多了,这样手指不会起泡,也不痛,加快了工作进度。
当然还有很多种古老的方法了,但是唯独这个最让人难忘。
后来随着农业科技进步,玉米的种植和管理方法给力,玉米产量大大提高。
手工方法去掰玉米粒,再也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现在直接用现代化小型玉米脱粒机脱粒,取代当年手工劳作时代,减轻了农民负担。
三农的朋友们,你们也有这样的经历吗。
马上要到国庆长***,又到了一年中最忙碌的秋收季节!开车走在乡村柏油路上,看着眼前一派机收玉米繁忙的场景,让我又想起了十年前回农村老家帮父亲收苞米的情景:我的老家在宁夏,我们老家盛产水稻、玉米和枸杞,家里除了种水稻以外,更多的都是玉米,虽然地不多,但都是人工***摘,不像现在都是机械化种植、收获、甚至直接脱粒了。那个时候,人工***收的玉米棒子先拉回家,囤放在院子里,再抽时间给玉米扒皮,干活的时候,大人小孩围在一起,扒皮晾晒,充满了欢声笑语!现在想起了,空气中都是幸福的味道!可惜,现在父亲已经去世好多年了,家里的耕地也被城市的快速发展吞噬了,有时,路过曾经的家乡,也会感到一丝丝落寞与惆怅!也会更加想念自己的亲人!
现在正是秋收最忙的时候,老于高中以前在农村老家生活,那个时候家中种了10多亩地,老爸是教师,母亲每天都是天不明就去田里掰玉米,我们都是很早出去到农田里把玉米拉回家。那个时候家里有一辆小三轮车,那些年真是给家里出了不少力气,干旱的时候去浇地,农忙的时候去拉货,虽然都是三手货了,但依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一到农忙的时候父亲就开着三轮车拉着我和我母亲去地里忙秋收。
那个时候掰玉米不像现在有联合收割机,每一个棒子都是用手去掰下来,随着已经是中秋,但中午还是很热的,为了不让玉米秸秆和叶子划伤皮肤,都穿着长袖衣服和裤子在茂密的田地里穿梭,先把玉米掰下来然后用筐运到车上再运回家,那个时候地里不仅种植玉米,还套种着大豆和棉花,所以那个时候是一年中最忙的。
把玉米运回来后就要把玉米扒皮了,我们家就三口人,每天晚上邻居都来帮忙,记得小时候晚上扒皮的时候,我父亲把电视机搬到天井里,边看电视边扒皮,我们负责给玉米扒皮,父亲就把玉米帮到屋檐下面的铁条上,在我们地区这个事最常见的现象,秋后到各家各户院子里看看,屋檐下都是金黄黄的玉米,这样做不仅可以玉米储存,还可以等玉米价格上涨后卖出去,对于那个时候农民来说,秋收玉米就是一年的纯收入了,所以格外重要。
现在每次回老家望见我家庭院以前的镜像还历历在目,父亲也走了,老家现在也不住人了,人生就这样,美好的永远留在回忆中,逝去的才感觉应该是最珍惜的。
又是一个丰收季,看到收割机在地里收玉米场景,使我想起七八十年代收玉米的场景,纯手工劳作,有的在地里下棒子用马车,牛车,人力车拉回家,在剥皮。有的在地里放铺子,在地里剥皮,往家里拉光棒。起早贪黑,腰酸背痛,看到了大丰收心里还是乐的很…现在多好收割机一响,粮食就到家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就是实现农业机械化。
河南知名的烧鸡有哪些?
道口烧鸡创始于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浚县志》及《滑县志》记载,在开始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由于技术条件差,尚未具特色,生意并不兴隆。到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现在的烧鸡***、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中海的先祖张炳,偶遇清宫御膳房御厨老友刘义,他在道口镇大集街开了个小烧鸡店,因制作不得法,生意萧条。有一天一位曾在清宫御膳房当过御厨的老朋友来访,他身怀绝技。两人久别重逢,对饮畅谈。张炳向他求教,那朋友便告诉他一个秘方:“要想烧鸡香,八料加老汤。”八料就是陈皮、肉桂、豆蔻、良姜、丁香、砂仁、草果和白芷八种佐料;老汤就是煮鸡的陈汤。每煮一锅鸡,必须加上头锅的老汤,如此沿袭,越老越好。张炳如法炮制,做出的鸡果然香。从此,营业兴旺,张炳把他的烧鸡店定名为“义兴张”,寓意“友义兴张”。
道口烧鸡,德州扒鸡,符离集烧鸡,还有一个不知道。有的说是熏鸡,有的说是叫花鸡,白切鸡。具体那个不知道
说起烧鸡,河南应该很多地区都有知名的。下边列举几个知名的烧鸡,排名不分先后。
郑州:须水邓记烧鸡猪蹄
老郑州应该还都记得以前的须水镇烧鸡老店,现在虽然须水***,但须水邓记猪蹄叫花鸡却在市区开枝散叶。
须水邓记烧鸡猪蹄在郑州是很有名的,他家的烧鸡,烧鸡肉质紧实,不油炸、不上色、不油腻、肉嫩皮脆。
现在发展成了豫菜酒楼的模式,朋友小聚,家庭聚餐,举办宴会都是不错的选择。
开封:马豫兴烧鸡童子鸡
***马豫兴烧鸡、桶子鸡有一百多年历史,是开封传统食品老店,在开封有很多分店,郑州街头也时常可以见到。
在开封数十家烧鸡店中,马豫兴仍是在群众中享有盛誉的一家,以选料考究、配料齐全、制作精细而闻名。色、香、味、形具佳。
焦作:马村烧鸡,博爱县的马记烧鸡、海记烧鸡。
马村烧鸡发源于焦作市马村区,烧鸡很入味,咬一口香气入骨,在焦作各地有几十家连锁店,销量很好。
博爱县的马记烧鸡、海记烧鸡,马记烧鸡也是***食品,焦作马村烧鸡渗透各县区,唯独在博爱县没有市场,因为博爱县本土烧鸡店很多,在县城到处可见,口感没有道口烧鸡等干,咬一口会带有果冻样的汤汁,别有一番风味。
安阳:这就更不用说了,滑县道口烧鸡,驰名中外。
道口烧鸡是名气最大的,同金华火腿、北京烤鸭一样,成为中华老字号,更有同符离集烧鸡、德州扒鸡、沟帮子烧鸡并称中华四大名鸡。
义兴张的道口烧鸡连锁店开遍了大街小巷,还有武小七、胡云章、御味祥等等品牌开枝散叶。
洛阳虎记烧鸡
古都洛阳并不是只有汤,烧鸡也一样好吃,比较知名的虎记烧鸡,是经过油炸后再卤制,与焦作烧鸡做法相似。
南阳镇平烧鸡
到镇平出差,每次都要来一只镇平烧鸡,口感筋道有嚼劲,香味入骨,侯记烧鸡、刘记烧鸡、高家烧鸡等,随便品尝,味道都不差。
镇平烧鸡以其红润的色泽、浓郁的异香成为当地老少“吃货”们的最爱,也是朋友聚会,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一道硬菜。
周口关德功烧鸡
周口关记烧鸡,是河南周口市的传统名食。外型美观,色佳味美,美口不腻。不论热凉只要提着鸡腿一抖,即可骨肉分离。以独特风味令人倾倒。
河南人爱吃烧鸡,所以各地市都有地域特色的烧鸡,更多未能展示的欢迎补充!
河南的美食遍地都是,烧鸡无疑是美食中的美味佳肴,形如元宝,离骨酥香,味道馋人。但是提起有名的烧鸡,大家通常都会想起道口的烧鸡,其实还有很多不知名的烧鸡,品尝过后让人胃口大开,回味无穷,忍不住给大家分享。
道口烧鸡
安阳的道口烧鸡,驰名中外,被誉为“天下第一鸡”,其实并不用给大家多介绍,道口烧鸡是特色传统名菜之一,由河南省滑县道口镇“义兴张”世家烧鸡店所制,是我国著名的特产。 道口烧鸡与符离集烧鸡、北京烤鸭、金华火腿齐名。
买根烧鸡
宝丰县城老十字街,很多人正在排队购买“买根烧鸡”它家制作精细,原料选用生鲜活柴鸡,每只均由***寺阿訇进行屠宰。老汤内有二十余种天然名贵佐料,煮后香味四溢,满巷皆闻,口味独特、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滋补强身,以香、嫩、烂、味美而著称。
开封桶子鸡
说到桶子鸡就要先说一说开封的百年老店“马豫兴”,马豫兴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有打着他的旗号开的店,大家也许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桶子鸡是开封的特产名菜,以其色泽鲜黄,咸香嫩脆,肥而不腻,越嚼越香几大特点而出名。开封桶子鸡与德州扒鸡、道口烧鸡、杭州叫花鸡并列为四大名鸡。
洛阳潘金和烧鸡
潘金和烧鸡在洛阳久享盛名。潘金和烧鸡特点:制作精细,味道纯正、皮色黄中透红。肉质外焦里嫩,食后满口余香,远销省内外。潘金和烧鸡以其风味独特,经营灵活,故生意兴隆,远近驰名。有诗为证:“佳肴名声噪,顾客千里至。”
鹿邑孔集烧鸡
孔集烧鸡历史悠久,费独特气味特点是色泽鲜亮,黄中透红,肉烂而筋脆,肥而不腻,清香诱人。嫩鸡骨头可吃,老鸡骨肉分离,而且盛夏苍蝇不叮,存放数日不坏,并有温中散寒,健脾开胃的药理功效。
商丘郭村烧鸡
据载《商丘县志》记录,郭村烧鸡制作技术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1956年,孟昭行烧鸡店由郭村供销社经营,生意兴隆。香味扑鼻、色佳味美,肉质嫩白,形体完整、烂而不腻,回味悠长,如趁热时提鸡两腿于盘上,轻轻一抖,即肉骨脱离,肉落入盘中。
提起河南烧鸡,不管是历史名气,还是制作口味,首数滑县道口烧鸡。
因工作的原因,吃过道口多种有名气的品牌烧鸡,我认为肉烂(不塞牙)、味香(味蕾美的享受)、油腻(不干)、咸淡适中(淡了不香,咸过了泽心),符合这几条,就是好烧鸡,个人感觉齐俊峰牌烧鸡好吃。另外村里一些家庭作坊制作的烧鸡,吃着也不错,且便宜实惠,就是包装一般,适合自家吃,走亲戚显得不是那么上档次。
河南其它城市,新乡有名的,臧营桥烧鸡,解放桥头烧鸡,金鹰烧鸡,都吃过,美味值得品尝。
河南烧鸡当属道口烧鸡,百年老汤义兴张,张存有等老字号!画宝刚也有一定名气。符离集烧鸡,孔集烧鸡长垣李记烧鸡等地方特色也不少,名气不如道口烧鸡大,当地口碑确实也不错!开封桶子鸡在当地口碑杠杠地!
洛阳潘金和烧鸡、浚县义兴蒋烧鸡、博爱许良镇马记烧鸡、周口关德功烧鸡(又称关记烧鸡)、淮阳方布袋烧鸡、唐河郭滩烧鸡、
南乐福堪烧鸡、新野冯家烧鸡、内黄韩三元烧鸡等各地地方名吃!
开封晚上吃什么?
1. 是南关市场夜市。
2. 因为南关市场夜市是开封市最大、最有名的夜市之一,拥有各种美食和特色小吃,如烤鸭、烤鱼、烤串、臭豆腐等等,而且价格实惠,深受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喜爱。
3. 此外,南关市场夜市还有各种小商品和手工艺品出售,可以满足人们的购物需求,同时还有各种***设施和表演,如游戏机、摇摆舞台等等,可以让人们在夜市中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
开封“西司广场”,有哪些著名的小吃?
问题中提到的“西司广场”,应该是指是晚上在西司广场才出摊的夜市;西司夜市作为开封最有名的夜市之一,以小吃的品种多,价格较鼓楼优惠而深受开封百姓和外地游客推崇;
现在将西司广场的著名的小吃做简单介绍:
1、灌汤小笼包,这是开封名气最大的小吃,虽然在夜市有卖的,但不推荐游客在夜市上吃,想吃小笼包的可以去西司桥下的黄家老店,关于灌汤小笼包本人以前有详细的专题, ***s://***.wukong***/user/?type=2
- 2、羊肉炕馍,这是开封特有的小吃,在其它地方可是吃不到的哟!两面焦黄,口味独特;
- 3、尚记红焖羊肉串:虽然不是开封独有,但是这家红焖羊肉串非常有名,***用焖炉,而且炉子是***用的明火(可能是特批的吧),外焦里嫩,味道鲜美,每次去西司夜市都会买几串饱饱口福;
- 4、杏仁茶:这个小吃虽然不是起源于开封,但却在开封扎了根,成了开封甜品中的一面旗帜,也是每次去夜市必吃的小吃之一;
5、 炒凉粉:炒凉粉外表的焦***带给食客好的视觉效果,用豆瓣酱和大蒜炒出的蒜香和酱香更让游客食指大动,味道当然也不会令人失望;
著名的小吃还有很多,砂锅烩馍、砂锅米线、油泼辣子面、五香兔肉、铁板烧、吊炉烧饼、白吉馍夹腊汁肉、花生糕、糖梨、油茶、玫瑰切糕、麻辣花生、五香花生、五香酱牛肉、桶子鸡、烧鸡、麻辣羊蹄、涮牛肚、炒海盘、臭豆腐、鸡血汤、开封拉面、炝锅烩面、黄焖鱼、麻辣烫、擀面皮等等;
上述的小吃可能很多游客在其它地方也吃过,但是这些小吃在开封扎根改良后,味道独特,与众不同,一定会让食客满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