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农村的宴席,哪道菜让你难忘?
谢谢邀请!
小时候一提到谁家过红白喜事去吃席,我就屁颠屁颠让家人带着去,特别爱挤这个热闹!😂
我姥姥家在咸阳二道塬上的北杜镇,由于我妈工作比较忙,每到寒暑***只能把我送到农村姥姥家去,所以不管干啥我姥都会把我领上。
农村席上有道菜叫“甜盘子”一直叫人难忘。
“甜盘子”———陕西家常小吃,和常见的甑糕类似,主要食材是红枣、花生、枸杞、葡萄干、青红丝和糯米,端上桌前撒些白糖。对于小孩来说宴席上很多菜都有辣味,就这道菜吃起来又糯又甜,估计小娃都喜欢吃甜食吧。虽然现在的我不喜欢吃太甜的东西,但是这道“甜盘子”还是至今难忘的🤗🤗🤗
小时候在农村参加宴席我们那里最好的席面是八碗八碟,四碗四碟次之,最差的就是一冷一热,馍馍管跌(吃)。
那个时候,村民们的肚子都大得很,若遇上事宴,敞开肚子吃,就算是过年了,根本就记不得有什么最好的菜了。
倒是有一个亲身经历过的事儿在此与大家聊聊。
三年自然灾难时期,各家各户的粮食几乎都不够吃,孩子多的家庭只好挖野菜充饥。
但那会儿由于穷人家庭太多了,每逢春夏之交,田地里的野菜基乎被人们都挖光了,为此,大一点的孩子们在春天杨柳、榆树刚发芽儿的时候就爬上树去捋树条上的嫩芽叶回来吃。
我们家里我是个长子,但由于年龄、胆量等原因不会爬树,弟弟妹妹就更甭说了。
有一天,隔壁同学胡景信的两个哥哥弄回来一些柳树叶子,他妈妈给我妈送来了一碗,我妈妈用凉水泡在一只大碗里,放在了墙壁的档档(相当于墙柜)里就劳动去了。
我放学回来,又饥又渴,寻找到了这碗柳树叶子,尝试着往嘴巴里面塞,不一会儿,这碗柳叶和凉水都被我吃喝光了。
母亲劳动回来准备做饭了,一撩档档的布帘子发现柳树叶子没有了,问我看见了没有,我说我吃了,母亲顿时泪流满面,对我说,那么苦的叶子你也能吃?妈准备用葱花和盐水煮了再让你们吃,结果俺乌昂(我的孩子)就这样子给吃了。
哎,那个时候,回忆起来,真的不由人伤心流泪了。
那无疑是大扣肉了,那红油油的,冒着油花,扑鼻的香气,使人馋涎欲滴。在哪物质贫乏的年代,长年也吃不到二次肉,可想而知,那大扣肉对人的诱惑,是何其的大啊。可惜的是,我们小孩是轮不到上桌吃饭的,充其量在桌子的边上,家里的父母舍不得自己吃,省下绘我们吃的。因为那些扣肉,都是按一桌子客人的数量做的,一人一块没多的,就连那垫底的青菜,也会被吃的一点不剩。想想那时的童年,再看看现在的孩子们,生活真是好上天了。
谢谢邀请,我对吃的还真是不挑剔。
觉得有的吃就可以了,如果说难忘,那农村的宴席是很久远了。记忆里面还记得的应该是梅菜扣肉,因为不是很喜欢吃肥肉,梅菜就是感觉比较好吃。吃完了还要去问那是什么。
现在,那些只是记忆里面的,农村的样子没有了,那些土砖盖的房子,冬暖夏凉,记忆里面的就是存在脑海里,唯有那道菜,偶尔还会吃。好像也不是那个味道了。
那些虽小,可能在自己的记忆都是美好的回忆。
儿时80年代,那时物资比较匮乏,农村的宴席也没有现在丰盛,但是也有10来道菜。以汤菜为主,并且不过每道菜量不是很大。
那时每次去吃宴席过油肉是我的最爱,父母都会给我夹过来,然后说孩子长身体的时候,让孩子多吃点肉,那时的过油肉特别香,让人流连忘返,久久不能忘怀。
小时候,正赶上物质匮乏的年代,平时的生活主要以地瓜干为主,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肉,在宴席上能吃上肥肉片,那是最高兴的事情了。
那时候,在我们这里,每逢闺女出门或者儿子娶媳妇,一般的宴席都是十个盘子十个碗,由于生活困难,十个盘子的菜大多以素菜为主,十个碗里的东西,也是变着花样用面粉过油炸的东西居多,唯一的荤菜只有肥肉片一碗。
一桌宴席一般坐八个人,厨师切十几块的样子,一般情况下,这碗肉都是压轴菜,宴席的最后上。每当这个菜上桌时,刚才还谈笑风生的一桌人,这时候却鸦雀无声了,人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这碗肉上,这时的人们放下了斯文,嘴上谦让着,手里的筷子却不停地忙活着,生怕慢了少吃上一口。我因为年龄小,胳膊短,只能等着父亲给我用筷子夹肉吃。坐在父亲的腿上,吃着父亲夹过来的肉片,心里美滋滋的。
如今生活好了,农村的宴席上,用红烧肉代替了肥肉片,人们对它也不那么迫切了。
可以分享下70年代小笼包子的制作方法吗?与现在的制作方法有何区别?
大家好,我是憨痘,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主料:五花肉
配料:姜、葱、火腿、一个鸡蛋
调味料:盐、糖、料酒、生抽、色拉油、味精、胡椒粉
做法:先和面,一直揉到表面光光的。(如果是第一次和面,先把面揉一会儿,静置半小时之后再揉,相对比较容易。)我用的是饺子粉,个人认为不是自发粉都可以。普通的面粉就行。
五花肉去皮,将肉皮放到蒸笼上去蒸,这个时间比较长,大约1-2个小时。利用这个时间准备肉馅,先把肉切丁,我有搅拌机,所以只需要把肉切丁就好了。没有搅拌机的可以自己剁馅。
把配料(除蛋外),和肉放在一起人工剁肉馅或用绞肉机(个人觉得手工剁出来的比较好吃,不过就是太麻烦)。把肉剁的尽量碎,小笼的馅本来就很少,如果一口咬到一块整肉,应该很不爽的,所以绞肉机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把鸡蛋加入,搅拌均匀。再加入盐、糖、料酒、生抽(少量)、色拉油(4-5勺)、胡椒粉、味精拌匀。
这步很关键,小笼包做完之后是否有汤汁就看它了。把蒸好的肉皮剁碎,这个时候的肉皮已经很软了连同蒸完之后碗里的汤一起倒进肉馅中。这次我的肉皮太少,所以就加了高汤到肉馅中(如果怕麻烦的可以不用肉皮冻,因为肉皮很难买到,直接用高汤或水),不挺搅拌,高汤与肉馅的体积比是1:1,高汤需分若干次加入,之间要不停搅拌(可以用电动打蛋机)。这时的肉馅很湿,如果马上用来包小笼,很困难。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肉馅放到冰箱的冷藏,让水分适当凝固。
盐和汤的比例要掌握好,各地方的口味也不一样。上海的小笼偏甜,浙江的偏咸。如果实在把握不好,先包几个蒸完尝尝。
肉馅在冰箱放个20-30分钟就可以了,利用这段时间擀皮。我一般是擀十张皮,包十个小笼。这样的好处是,皮子擀的太多很容易干掉,摸起来表面很硬,如果把肉馅全拿出来,室温下水又很快融化掉,非常难包。所以,建议肉馅用多少从冰箱里拿多少。加入适量的肉馅,然后右手内扣、左手旋转包子皮,不断将褶子按压折叠,褶子不宜过大,每次右手按压一定要用力才好看。包好后就可以上锅蒸了!做好的小笼包肉嫩鲜美,皮薄馅大,一口气可以吃好几个,一点也不觉得腻。
大家好,我是明泽美食,我的回答是:70年代的小笼包配方与现在的小笼包做配方,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毕竟那个年代没有那么多调味料,做法也不那么复杂,所以它的配方也是很简单的,而且每个地区的做法也不相同,我只了解我们当地小笼包的原始做法,下面我就为您分享一下70年代的小笼包配方与做法吧!
【小笼包】
所用食材:面粉900克,面肥100克,面碱10克,猪肉馅儿600克,姜末10克,葱末50克,盐10克,味精2克,香油50克,酱油50克,花椒水200克,海米30克,骨头汤100克。(这就是我们当地70年代小笼包的配方)。
做法:
①将面粉分为两份,一份加冷水250克,和制成水面团,另一份加入100克面肥,250克温水和制成发酵面团,在发酵面团发酵完成以后,我们用少许温水将面碱融化后,倒在发酵面团中进行中和,揉制均匀以后,将发酵面团与水面团合在一起,揉和均匀后进行二次醒发,时间在半个小时左右。
②将肉馅放入盆中,加入精盐,倒入200克花椒水和100克骨头汤,按顺时针方向搅拌,直到将肉馅搅至粘稠上劲时为止。
③肉馅打水搅拌完成后,我们将葱末,姜末,海米,味精,酱油,香油放在肉馅中,将它们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小笼包的包制。
④ 将醒发好的面团搓成七分粗细的长条,揪成80个面剂,将面剂擀成中间稍厚边缘稍薄的圆形剂片儿。
⑤将包子皮放在左手中,右手将肉馅儿打在皮中间,右手提褶收拢剂口,即可完成小笼包的包制。
⑥小笼包包制完成以后,我们在小笼包蒸屉上铺上一层屉布,摆包好的小笼包摆在上边,放在蒸锅中蒸制十分钟即可成熟。
小笼包的制作要点。
①制作老式小笼包,必须要使用半发酵面团,也就是一半水面团,一半发酵面团,将两种面团混在一起就是半发酵面团,用半发酵面团的优点就是,包子皮有弹性,而不会让包子馅中的汤汁溢出,吃起来的口感也更好。
②小笼包的肉馅,必须要经过打水搅拌,这样可以使小笼包的肉馅含有一定的汤汁,并且吃起来更加的软嫩鲜香。
③蒸制小笼包时,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左右即可,不可蒸制过久,如果蒸制时间过长,小笼包的口感会不好。
——最后总结:关于70年代小笼包谁有配方的问题,。我的回答就到这里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做为一个7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真的也很怀念那个时代,但无论怎样都已经回不去了,只能将那年代美好的的回忆,在重新记起。我是明泽美食,感谢大家阅读本文,如有不足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栏留言互动,谢谢!
朋友们,大家好呀,今天这篇文章我将深入为大家介绍杭州小笼包实体店在用配方,从和面到调馅全部详细讲解!
杭州小笼包,小笼包系派里面最出名的系派之一,它与沪上地区的南翔小笼包在江南有着极高的知名度,也是当下非常经典的两个南派小笼包。杭州小笼包也叫嵊州小笼包,其源自浙江嵊州,据历史记载,嵊州小笼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禹时期,作为历史文明下的美食文化产物,当今的嵊州小笼包也就是杭州小笼包,不仅成为嵊州的代名词,更是我国美食文化中享誉南北蜚声海内外的经典美食。
杭州小笼包不同于南翔小笼包那般精致通透,它属于一种发面类包子,嵊州小笼包也分为两个类别,一个是皮薄半透明的紧粉小笼包,这种小笼包类似于南翔小笼,是死面制作,另外一种叫发粉小笼包,面粉发酵,内没有皮冻制作的汤汁,只有馅料本身的油汁,其口感更为劲道Q弹,也是当下市场上最多见的“杭州小笼包”,也是今天我们主要讲的一个类系小笼包!
发粉小笼包,很受市场欢迎,因为是发面包子,从而造就了它皮薄松软、汤汁通透的特点。做好的杭州小笼包,因为是发面包子,里面馅料的汤汁会更加容易穿透,再加上个头较小,一口一个吃进口里,然后就能轻易感受到浓香在嘴里肆虐分散,慢慢漾开的美味享受,每咬一口都有滋有味。
在嵊州,当这座城市在清晨中醒来,大街小巷中就会有小吃店开始冒着热腾腾的蒸汽,走近了,还有阵阵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对于嵊州人来说,美好的一天也从这阵阵扑鼻的香味开始,杭州小笼包,对于嵊州人们来说,不仅仅是一味美食,更是世世代代坚守的传承与文明!
随着餐饮行业的发展与融会贯通,杭州小笼包,我们耳濡目染中都听过看过,也都吃过,但关于它的制作就很少看到了,每每都是匆匆忙忙买完就走,可能也是现代人的生活习惯问题吧,没有兴趣,很多人都没有时间去执行观察,那么,今天呢,我会从和面、馅料制作、然后特殊料油的制作入手,全面讲解杭州小笼包的制作,让大家更加的了解杭州小笼包的特色与经典!
杭州小笼包特点:皮薄肉丰,肉香浓郁、白白软软的一口一口倍儿香
杭州小笼包面皮制作工艺及配方:(以1斤面粉比例为标准)
500克面粉(高筋面粉)、酵母7克(低糖酵母)、泡打粉0.5克、糖10克、食用盐3克、水270克
制作工艺:
1.面粉放到干的盆子里面,然后把0.5克泡打粉放到面粉里面活匀备用
2.干净的碗,把270克水倒入碗中(用温水还是冷水的话看一下实际环境气温,如果气温20多度的话可以用冷水,如果气温只有几度或者十几度,那我们就用热水,热水的话温度热就可以,千万不能烫)
3.水准备好后,把酵母、糖、盐放入水中搅匀,然后静放大概10分钟左右
4.酵母等融化后,我们就可以和面了,我们慢慢的把水倒到面粉里面,然后边倒水边搅面,水倒完之后再继续搅,搅成面絮直至没有干粉即可
5.搅拌好后,我们向静放10分钟左右,然后再揉,揉面的话和平时揉面差不多,但是手尽量轻一些,然后揉到面光就可以,揉好之后呢,可以放着让它慢慢的发了,静放发面的时候表面上可以盖一个湿润一点的纱布或者保鲜膜,或者是是在表面抹点油,这样可以保住水分,然后发面的时候不要动面团哦。发到大概三四个小时左右可以去看看。
6.发好的面我们就轻轻的揉,把面里面的空气揉出来差不多,揉好后我们把他揪成大小一样的面剂子然后擀成圆形的面皮,记得中间厚一点,擀好之后就可以直接包了。
杭州小笼包料油制作工艺及配方:
食用油500克、葱姜各20克、八角5克、桂皮5克、花椒10克、香叶3克、良姜3克、白芷5克、草果1个
制作工艺:
1.八角等香料提前用热水清洗浸泡后控干水,然后起锅烧热,锅中无水分的时候放入500克食用油,中号把油烧热,油温大概4成热左右放入新鲜切好的葱姜,转中小火慢炸至金黄后放入控干水的香料,保持中小火慢炸至浓郁香味后即可,炸好之后倒入容器中,捞出香料渣自然冷却即可。这个香料油的话后期可以适用荤素馅儿的调制,增加香料的香味。
杭州小笼包荤素馅料制作工艺及配方
荤肉馅料:五花肉500克,蛋清一个,葱末50克,姜末50克,蚝油10克,生抽10克,料酒5克,料油15克味达美10克,盐10克,鸡精5克,香油10克
制作工艺:买回来的五花肉(可以直接买肉末或者是回家用刀剁成肉末)我们给它放在干净的碗里面,然后把蛋清打入到肉馅里,然后依次放入姜末、葱末、蚝油、生抽、料酒等所有配料,然后按照一个方向搅拌,均匀即可。
素料馅:韭菜300克,鸡蛋4个,鸡精5克,生抽5克,蚝油3克,味极鲜5克,十三香3克,鸡汁5克,白糖5克,料油10克,盐适量
制作工艺:韭菜洗干净切成碎末状,鸡蛋打好然后炒熟,先把鸡蛋和韭菜混合搅拌,然后依次放入鸡精、生抽、蚝油、味极鲜、十三香粉、鸡汁、白糖、食用盐等调料,沿一个方向搅拌均匀后我们最后倒上料油,然后用筷子轻轻翻拌均匀即可。
虽然经典的南翔小笼包让人魂牵梦萦,但是松软香弹的杭州发粉小笼包也是让我心心念念!好了,以上就是有关杭州发面小笼包的制作了,如果对小笼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制作起来哦。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果您有什么不懂得欢迎留言提问,我看到后会第一时间为您解答。
喜欢美食的朋友记得关注我哦~主页有更多美食等着你。
谢谢邀请!八二年毕业后到***食堂上班学厨,饭店当时对外经营的小吃其中有包子蒸饺和馄饨,有陕西,河南,江苏的三位师傅,都是做小笼包子的高手。
当时对外卖,蒸的是大锅大笼包子,两个包子:二两粮票一毛二分,俩个。一碗馄饨:二两粮票二毛肆分钱,一碗。
最爱吃的当属跟师傅学会的,小笼灌汤包子。
如果想吃爱吃,在家里自己做也很简单,首先,卖二斤绞肉(自己加工也可),姜盐鸡味精酱油适量放入肉中,将二斤葱白切成碎沫待用。调料只需要用好花椒和小茴香两种,根据自己的口味,喜欢麻多加花椒。
锅里倒油适量,放入调料小火慢慢炒干香脆捞出,倒在案板上擀面棍擀成碎沫后,一半拌入肉馅中,另一半和炸调料用的油,一起加入切好的大葱里拌匀。(现在调料面方便,可以自己买)
二斤肉馅放盆中加入温水约6两(加多汤多,加少汤少,具体自己控制),用手或多双筷子超一个方向,猛打转300圈,歇一歇,再打200圈后,用筷子抄起一分钟内,不往下滴汤水即可。
给拌匀的葱沬里再加适当的香油,拌匀后倒入肉馅合并搅好拌匀即可。这就是小包灌汤包馅的调制配方。
最后蒸的时候,用发好的面团,加入少量用温烫水合好的面,二合一 揉匀就可以擀皮包包子了。
传统小笼包子配方,如果在家做熟练了,以后自己绝对可以开个包子铺。祝你心想事成![耶][耶][耶]
70年代的小笼包,嘿嘿,看来哥哥也挺怀旧的,像我这80后的,也会常常怀念小时候的味道,至于70年代的小笼包,我父亲奶奶那两辈人,再熟悉不过了,我刻意问问我奶奶的详细做法,并且还亲手给我做几次,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
不管是哪个年代的美食,同一道美食在不同地区做法也不同,下面我就详细分享下,我家我奶奶的经典做法,我的坐标是河南平顶山,下面我详细说说
一、制作包子皮
像70年代,是没有现在这样的酵母的,蒸馒头做包子需要发面的时候,都是用的老面头,作用就相当于现在的酵母,老面头就是上次用剩下的面,整一小块出来,直接放到面缸里就行了,放一段时间,面团就会变的非常硬,用的时候要用水溶化开,并且非常酸,然后就得加碱或小苏打来中和酸,这就是为什么原来蒸馒头包子时要加碱的原因了。
蒸小笼包,一般来说是用死面蒸的,但也有些地方是发面,但那时候我们这里更正宗的做法是,半发面,也就是半死面半发面。
我以500克面粉为例,分成两份各250克面粉,其中一份做死面,里面少加点食盐再加温水和面即可(加盐可以增加面团的筋性,蒸出来更筋道,少加点即可,不要太多了),另一半面粉做发面,整一块老面头用温水(约10克即可)化开,倒入面粉中,再加入120克温水,然后再加入1.5克碱或小苏打(当时比较穷,科技也落后,一般用碱,因为碱便宜)
两种面团和好后,再混合一起揉几分钟,然后盖起来让它饧发,饧发至1倍大,取出揉面,切长条,下剂子,剂子要下的小一点,因为是做小笼包的,包子非常小的,基本上擀出来像饺子皮一样的大小及厚度,既要小还要薄,这样做出来晶莹透亮,筋道且柔软。
二、制作包子馅
小笼包的包子馅与正常包子馅还不太一样的,最主要的区别就是馅里的鲜汁水,这一点非常重要,小笼包其实好吃就是因为它皮薄,好吃的馅料及汁水。吃的时候,边吃边喝汤汁,哇,真的是爽。
做馅一般是猪肉、葱花、姜、花椒水、香油、高汤这些原料混合制作,制作出来既有馅的美味,又有鲜香浓郁的汤汁,再加上非常薄的包子皮,吃起来是真的舒服。
高汤:一定得熬高烫,用大骨及鱼肉熬制,熬制出来既香又鲜,这是重点
花椒水:煮点花椒水,增加馅的香味,并且还能去腥味。
最后就是加点香油、葱花、食盐等调味料。
总结:好了,以上就是我奶奶的经典做法(我奶奶今年93了,这也是我们河南这边的做法)可能不同地方有所差异,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去帮助,大家制作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改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