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炸酱面做法?
用料:
里脊肉丁 300克(三人量,喜欢肉多的多点也没问题,调味料请适量增加),
鲜冬菇丁 五个份量,
春笋丁 150克,
蚝油 一勺,
生抽 两勺,
老抽 半勺,
甜面酱 两勺,
豆瓣酱 三勺,
番茄酱 三勺,
清水 半碗,
酒 适量,
生粉 两勺,
白糖 一勺半,
蒜蓉 适量,
做法:
步骤 1
用生粉、白糖、米酒腌十五分钟里脊肉丁。
步骤 2
把剩下的调味料混合调成酱。
步骤 3
放油炒香蒜蓉,倒入肉丁翻炒一会儿再倒入冬菇丁和春笋丁,翻炒到有肉香。
步骤 4
倒入调好的酱,中火翻炒出香味
步骤 5
最后加入清水煮开,再慢火煮干一点。
步骤 6
然后就是煮面,过冷河,装盘,再加上自己喜欢的青瓜丝,番茄,大葱丝等,配上一碗清汤即可。
正宗广州炸酱面酱料配方?
炸酱面:将五花肉肥肉与瘦肉分开切成肉沫。锅中倒入食用油加热,先倒入肥肉煸炒出油,再倒入瘦肉,加入料酒、生抽着色入味,将肉丁装入盘中。
将干黄酱和甜面酱按照2:1的比例混合,根据个人口味调试一下。将刚才炒肉的油继续炒酱,用大火加热后小伙慢慢熬,油要多,熬出香味以后倒入肉丁继续翻炒大约2分钟。
出锅后将油和肉一同放入碗中,油能够杜绝细菌入侵,炸酱保存的时间更久。
将面条放入锅中煮熟,一般温水下锅。煮好的面条捞出沥干水分,将胡萝卜丝、黄瓜丝、黄豆芽用热水过一遍,放入面条中,最后倒入准备好的炸酱,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豌杂面商用做法?
食材明细
细挂面、蔬菜、猪肉馅、豌豆、麦酱、姜片、老抽、鸡精、辣椒油、花椒面、花椒油、香醋、麻油、葱花、食用碱、味精。
1、豌豆洗净。
2、取5克食用碱。
3、豌豆放入锅中,加水,放入食用碱煮。这个做法是为了去除部分豌豆皮,增加豌豆的口感,也可以不去皮。
4、水开后煮两分钟关火。
5、冲洗干净,沥水。
6、这样处理过的豌豆皮用手指一搓就掉了。
7、用水冲洗掉豌豆皮,用清水把豌豆泡一晚。
8、第二天用猪油炒炒,放淹过豌豆两公分的水、姜片、盐、少许鸡精,大火烧开后,转中火炖15分钟,关火,阀门落下后,视水分情况开火收。这一步用大骨头炖也可以。
9、猪肉馅和点食用油调散,锅中放入适量花生油或菜籽油,四五成热时倒入肉馅,翻炒变色后,加入姜片翻炒至吐油,然后加入麦酱或甜面酱,喜欢有点辣味的可以加入一点点郫县豆瓣,超出吐油飘香就可以。
10、将超炒好的杂酱盛出备用。
11、锅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烧开。
12、面碗里打好佐料:半匙酱油、少许醋、辣椒油、花椒面、花椒油、少许麻油(香油)、鸡精味精、葱花。碗底放入少量水。还可以放点葱蒜汁、猪油、芝麻酱或花生酱提香,这几样我在懒的时候都会省略了。
13、水开后放入挂面和青菜煮熟,重庆的面馆一般用新鲜的细水面,可以顺便煮个鸡蛋,绿叶蔬菜随便放,菠菜,藤藤菜,油麦菜都可以。
14、面条煮好以后,挑入碗中,再放上豌豆和杂酱,和匀即可食用。
材料:
耙豌豆4两,猪肉馅儿2两,豌豆尖1碗,葱姜蒜适量,芽菜可选,面条两人份
豆瓣酱、料酒、酱油、糖、盐、油辣椒(自制油辣椒,里面已经包括了一部分香料和调味品,如花椒粉,三种辣椒面,少量味精等)各适量
做法:
1、用油煸炒肉馅儿,瘦肉多的肉馅油要多些,后面还要有余油呛香料,反之可用少量油,炼出的油就足够了。
2、肉馅儿炒变色后烹入料酒炒散。
3、略微出水后将水分炒净至出油,用余油爆香葱姜蒜末后加入豆瓣酱,一起用余油炒出香味炒出红油。
4、将肉馅儿和香料一起炒匀,加入酱油、少量糖,根据咸淡补盐。
5、一定要把水分完全炒干只剩油花,作为浇头的肉臊子才足够香,这个步骤喜欢的可以加适量芽菜,我没有放。
6、另起一锅,少量油炒香葱姜蒜末,加入耙豌豆。
7、翻炒均匀后加入清水。
8、大火煮开后小火略煮一下(可同时另一锅下面条),加少许盐和白胡椒调味。
9、关火前下一把豌豆尖,如果不配面条倒出直接食用就是川渝非常家常的一碗素豌豆汤了。
10、另一锅煮面,当地菜场的细鲜面最佳,我用了广州的碱面是我喜欢的口感,但其实是另一种风格。
11、碗底可以先加各种调味料,如辣椒油、花椒油、葱姜蒜末、糖和味精、酱油等,码上面条,将煮好的豌豆汤浇在面上,表面淋一大勺肉臊,喜欢的再加些油辣椒。热腾腾的就可以立即享用啦。
做法如下步骤:1、将切的小粒备用
2、起锅烧油,下入姜粒煸炒
3、下入猪肉馅煸炒
4、加入料酒,豆瓣酱,甜面酱,郫县豆瓣煸炒均匀
5、炒至肉末熟透即可装碗备用
6、姜蒜切小粒加少许食盐和凉开水,制成姜蒜水备用,小葱切葱花备用,准备红油辣子备用,将榨菜切成小丁备用
7、我们来调个底料,准备一个空碗,依次加入红油辣子,姜蒜水,芝麻酱,榨菜丁,松茸鲜(传统的豌杂面需要加入猪油,我这里面没有放,可根据您的口味调整)生抽,花椒面备用
8、起锅烧水下面条
9、点水一次后,下入洗净的小油菜
10、油菜煮透便可和面条一起捞出,装入调好碗汁的碗内
11、放上耙豌豆(您可以用干豌豆泡发一宿后,加入高汤盐,味精,煮至软烂即可)再来上一勺炸酱(豌杂面分干溜和带汤的,如果您不喜欢吃干溜的,可以适当加入些面汤)
12、豌杂面完成。
广东碱水面配方加多少克碱水合适?怎么做好吃?
工具/原料more
面粉 (500g)精盐 5g碱 3g
方法/步骤
1/12分步阅读
面粉、精盐、食用碱的配入比例是:100:1:0.5取干净碗倒入清水,调入5克精盐
2/12
调入3克(半汤匙左右)的食用碱,调匀。
3/12
面盆里倒入500克的面粉(两人量),倒入配好的盐碱水,边倒入边用筷子搅拌成面碎
4/12
把面碎和成稍微硬一些的面团,盖好面团饧30分钟至面团回软
5/12
取出面团,揪成小一点的面剂,用擀面杖擀成1-2毫米的厚薄均匀的薄片
6/12
把擀好的面片洒上一层干面粉,折叠起来
7/12
折叠成这个形状,在面片的前方放上擀面杖方便一会儿放面条。
8/12
用快刀用直切法缓慢均匀的切下成面条,宽窄随意。
9/12
往切好的面条上撒上干面粉。
10/12
把面条的一端扯到擀面杖上
11/12
把面条提起来,抖掉多余的面粉。
12/12
将面放入锅中煮熟,将准备好的喜爱吃的打卤浇到面上,一份美味的碱水面就成功了。
面粉、精盐、食用碱的配入比例是:100:1:0.5。
具体测试方法是:切一小块酵面团丢入配好的碱水中,如下沉不浮,则碱水浓度不足40%,可继续加碱溶解;如丢下后立即上浮水面,则碱水超过40度,可加水稀释;如丢入的面团缓缓上浮,既不浮出水面,又不沉底,表明碱水浓度合适。
发酵正常的面团,揉和均匀后即可制作面点了。为了确保对碱的成功,可将对好碱的面团切一小块上笼先蒸一下,称为“试碱”。
蒸后颜色发滞,质地板结无弹性,吃上去有味酸,则碱对少了,需再加碱水揉和;如蒸后颜色发黄,或表皮开裂,碱味明显,则需要将面团盖上湿布再放一段时间“跑跑”碱,再进行制作;如试碱,面团颜色白亮、松软而弹性,说明碱对得合适,可立即用来制作面点
碱水面不仅仅只有广东有,湖北的热干面、四川的担担面、重庆小面等等,这些都算是碱水面,由于各自的做法、吃法不同,其中所用到的碱的用量也不尽相同。
那碱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食用碱的作用
碱分工业碱和食用碱,我们一般用的都是食用碱,化学式是Na2Co3,即碳酸钠,也被叫做纯碱、苏打。
食用碱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大家比较熟悉的,能中和面团的酸味只是它的一个方面,它还能作为肉类的嫩滑剂、加速干货的涨发,甚至可以中和胃酸,以及作为去除污渍的清洁剂等等。
在和面方面,它用量比例是比较少的,如果只是用于中和面的酸味,500克的面粉只需用到1.5克~2克。想要碱味重一些,可以用到4~5克。
加了碱的面会更加的筋道,碱能使得面团中的淀粉被面团本身更加致密的网络锁死,增加了面条的复水性,让面条不易溶于水,对比没有加碱的面条,碱水面煮出来的汤会更为清澈。
不过食用碱的用量不能多,多的话,它会让面做出来变得发黄,而且碱味太浓,吃起来也难受。
碱水面、竹升面的做法
普通碱水面
碱水面的做法和普通面条做法,其实大同小异,只是在用料上加了碱。
具体做法:
- ①材料准备:中筋面粉 500克;盐 5克;碱 2克;清水200克;
- ②盐、碱溶于水中形成盐碱水;面粉边淋入盐碱水,边用筷子搅拌,搅成面絮状,然后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我一般揉个12分钟左右就差不多了;
- ③用杆子把面团从中间外压薄,压的时候撒些干面粉,最后压成薄薄的一层,大概0.1~0.2毫米厚;
- ④把面折叠起来,用刀切成自己想要的宽度即可。
普通碱水面吃法
- ①材料准备:碱水面100克,豆芽 1把,肉末 100克,小葱 1棵,盐、鸡精、酱油、生粉适量;
- ②做肉酱:起锅热油,下入肉末炒香,淋入没过肉末的清水,调入适量的盐、鸡精、酱油,焖煮5分钟,起锅前淋入生粉水,勾芡备用;
- ③煮面:水开撒入面条,煮至水沸腾,撒入豆芽,等再次煮沸,大概3分钟的时候,确认面条熟透,捞出沥干;
- ④拌面:面条浇入做好的肉酱,拌均即可开吃。
竹升面
广东这边最出名的碱水面是竹升面。
不过竹升面也分两种,一种是全蛋面,原料里并没有用到碱和水,和面用的只有鸭蛋和盐。
另一种才是我们印象中的碱味浓浓的竹升面,原料用的是面、碱水、鸭蛋、盐。
家庭具体做法:
- ①材料准备:鸭蛋 2个,重约 130克 ;碱 5克 溶于水 30克 中做成碱水;盐 5克 ;中筋面粉 250克 ;
- ②中筋面粉中敲入鸭蛋,加入盐,淋入碱水,用筷子搅成面絮,用手揉成团,这一步会非常的难,因为面比较干,不过再难也不能再加多余的水,然后醒面10分钟;
- ③用压面机反复压,压到面团完全光滑(没有压面机那就别做了吧,面太硬,压不动);
- ④面团压好,用压面机压出最薄的面,然后折叠起来,切成2毫米的宽度即可。
食用碱跟小苏打
食用碱是苏打,但不是小苏打,小苏打的化学式是NaHCo3,即碳酸氢钠,换句话说小苏打就是氧化了的碱。
虽然食用碱和小苏打都是碱性,但它们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性状上,食用碱是白色的粉末,小苏打则是白色的晶体粉末,更偏像于盐。
碱性上,如果用于中和面团的酸度的话,20克小苏打才能顶得上1克的食用碱。
溶于水上,食用碱可以直接溶于水,小苏打需要在50℃以上才能溶于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