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 开封有什么好吃的?
1、开封第一楼包子
开封第一楼的前身是“第一点心馆”,于1922年创立,主要经营灌汤包和吊卤面等风味小吃。
2006年,开封第一楼入选国家公布的第一批“中华老字号”名单。次年,开封第一楼小笼灌汤包又被列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址:总部位于开封市寺后街8号。
2、开封又一新饭店
又一新饭店的前身是“又一新”,于1906年创立,被誉为正宗豫菜第一家。
其特色菜肴“糖醋软熘鲤鱼焙面”、“琥珀冬瓜”、“炸紫酥肉”被认定为中国名菜。
南南自打看过《1942》就对范伟做的鲤鱼焙面充满了好奇,所以第一次去到开封 旅游 ,首餐便特地选在了又一新。
地址: 开封市鼓楼区鼓楼街22号。
3、开封新生饭庄
开封新生饭庄于1930年创立,是开封老牌***菜馆,多年前就已经在鼓楼边上有一席之地。
各种羊肉牛肉类的都好吃,推荐扒羊肉、原油肉等牛羊肉菜。
来开封 旅游 ,当然不能吃川菜湘菜,***菜,羊汤肉串,虾蟹和夜市才是必吃!
地址:开封市鼓楼区鼓楼街66号。
4、马豫兴鸡鸭店
开封马豫兴鸡鸭店创立于1853年,如果说开封靠一只鸡征服世界,那可能就是马豫兴的“桶子鸡”。
咸香津道、好吃不腻,这个南南必须好评,不过桶子鸡略偏咸,口味清淡的友友慎重买哟。
地址:开封市鼓楼区鼓楼街32号。
5、开封陆稿荐卤肉
开封“陆稿荐”酱肉老店创立于清同冶元年(1862年),慈禧太后曾在光绪二十七年,携群臣在开封做寿聚宴,“陆稿荐”数道名馐作为寿礼贡品,倍受礼遇。
百年以来一直以经营著名的酱汁肉、五香肘花、南味香肠、五香板肚等,深受吃客的青睐。
地址:开封市市辖区南书店街74号。
6、朱仙镇五香豆腐干玉堂老店
朱仙镇是全国四大古镇之一,这里制做的五香豆腐干已有好几百年的 历史 了,是开封市朱仙镇 历史 悠久的地方传统名吃。
早在明末清初,朱仙镇“玉堂号”制作的豆腐干就以香味入骨,坚韧筋道、回味浓香、色味俱全、久贮不坏等特点而闻名天下。
地址:开封市朱仙镇。
7、沙家酱牛肉
沙家酱牛肉创立于光绪23年(18***年),在开封小吃中,是一道独特酱香型小吃。
酱牛肉由百年老汤精心炖制而成,有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补中益气、滋养脾胃的功效,适用于筋骨酸软、贫血久病、中气下陷、气短体虚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
地址:开封市寺门***一条街。
8、兴盛德麻辣花生
说到开封小吃 ,一定少不了兴盛德,他家最有名 的就是麻辣花生,在开封不少饭店内,都能看见它的身影。
筒鲜鱼,肉质鲜嫩、味道鲜美。
大肠汤,入口柔和、肥而不腻。
闷罐肉,肉香浓郁、酥软可口。
石凉粉,深受当地人喜爱。
清炖南湾鱼,肉嫩鲜香、肥美可口。
麻鸭,肉质细嫩、鲜美可口。
糍粑,酥脆可口,非常好吃。
烤鹌鹑,鲜美可口、营养丰富。
油酥,味道香浓、百吃不厌。
板鸭,肉质细嫩、营养丰富。
信阳的名吃有:热干面,鸡蛋灌饼,老鸭汤,固始鹅块,闷罐肉等。开封名吃更多了,最有名的就是尉氏的烩面,杞县的砂锅,开封夜市上网红产品炒凉粉,黄家灌汤包,黄焖鱼,羊肉炕馍,鲤鱼焙面,兴盛德的花生、卤肉,开封锅贴,朱仙镇五香豆腐干,双麻火烧,沙家酱牛肉,四味菜等。
龙门石窟有吃饭的地方吗?
景区内并没有饭店,景区附近有农家乐、家常菜等饭店,但是价格偏贵。
附近餐厅:
1.绿原农家乐
地址:龙门石窟东停车场出口斜对面
2.洛阳家常菜
地址:龙门大道路西花园村口向北100米《龙门石窟向南2公里》
3.信阳菜馆
地址:龙门石窟街道办事处文化服务中心
4.老洛阳锅贴
地址:速8酒店(龙门石窟店
开封著名的小吃有哪些?哪家店比较正宗?
一个七朝古都,饮食文化当然是源远流长的。无论是民间小食还是宴席肴馔,壹周君自己都已经眼花缭乱、难以计数了。
首先这灌汤包一定是要提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去了开封不为别的,只为那一笼名扬天下的灌汤包。第一楼、黄家包子馆、包龙府这几个都是吃包子的名家。
据说开封人吃灌汤包有这样一句俗语:“先开窗,后喝汤,再满口香”,皮薄且洁白,抿开一个口,吸干净鲜汤,再嚼嚼肉馅,当然是“满口香”。
开封有一个和德州扒鸡、道口烧鸡等起名的“桶子鸡”,是开封大名鼎鼎的特产名菜。主料为鸡,工艺靠煮,桶子鸡的滋味诱人之余,滋补功效也不容小觑。当地的“马豫兴”是一家百年老店,很多外地游客都慕名而至去品尝他们家的桶子鸡,另外庞记、兴盛德这几家也是吃桶子鸡的好去处。
在开封的几大夜市中,炒凉粉的身影无处不在。作为开封小吃摊的霸主,不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地游客,炒凉粉都紧紧地抓住了他们的胃。用芡粉配水打成稀糊,糊越稀越好吃。炒好的凉粉热香柔嫩,入口的口感是最让人陶醉的。
烤鸭这种食物真心是全国各地都有特色啊,在开封,汴京烤鸭就是典型。汴京烤鸭是豫菜中的十大名菜之一,历史也十分悠久,是从北宋延续至今的美食。烤鸭的味道不用壹周君过多解释了吧,想要一睹风***的,去包龙府、梅利烤鸭或是德福苑都可以满足。
最后来说说鲤鱼焙面,它同样是开封的一道传统名菜、豫菜十大名菜之一。这道菜可以理解为是鱼和面的组合,鱼主要是糖醋熘鱼,面是龙须面。
1、开封的著名小吃说起来就多了:灌汤小笼包、鸡血汤、羊双肠、徐府烧饼、筒子鸡、羊肉炕馍、炒凉粉、炒红薯泥等等,上百种是有的,来开封肯定吃不够。
2、店正宗的包子黄记和第一楼,想要形象就去小宋城,想吃味道西司夜市,武夷夜市等各类夜市。凤凰餐厅、又一新、正兴楼等等都能吃到好吃的。
3、整个开封应该说,要好吃,还得背街小巷,各类小摊小店,苍蝇馆。
4、美食这方面,开封在小吃方面是集大成者,是美食爱好者值得探索的城市。
5.好的美食在民间,王馍头、鸡蛋布袋,各类小吃都在开封,只等你来发现。
黄家老店的包子
岳记糖炒栗子
虎子炒凉粉
梅利烤鸭
马豫兴桶子鸡
羊肉炕馍
陈家黄焖鱼
套四宝
沙家酱牛肉
邢家锅贴
寺门的绿豆糕
兴盛德麻辣花生
……开封的小吃很多,具体还是要吃过才知道,毕竟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
我认为好吃的有桶子鸡,不是像桶子一样的鸡,吃了你就知道真好吃,色泽金黄,味道鲜美,肥而不腻,鲜嫩脆香
既然是开封的特色,相信每家店都挺正宗,我就吃过一家的,感觉特别好,在开封市东郊
桶子鸡是开封名吃,选用当地的优质鸡,鸡真的优质,我特别喜欢吃鸡,不是98k的吃鸡,也不是那个鸡,是真的鸡,你们有时间也去尝尝,别光顾着98k吃鸡了,吃完桶子鸡才真的是大吉大利
桶子鸡是用百年老汤煨制而成,具体怎么操作我不知道,不然我也自己做做,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桶子鸡看起来特别***完美,油光锃亮,吃起来咸香嫩脆,略透荷香,听说开封酒席上一般都有,桶子鸡北宋时就有,那时候制作工艺很多,店也多,还好这好手艺流传至今,我们也挺有口福,不知道是北宋的好吃呢?还是现在的好吃
谢谢邀请。
开封小吃闻名全国,最有名的当属鼓楼的夜市、开封第一楼的灌汤包,但是也有很多好吃的美食、老字号藏在街头巷尾。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安利一家百年老字号——王馍头,创立于1912年。
在开封,“王馍头”的名气极大,所卖的“韭头菜盒、鸡蛋灌饼、炸酱拉面”,被誉为“饼面三绝”,真的是好吃到爆!
这家店,每年都有从央视到地方的媒体***访。
还有人专门跑到开封吃红烧黄河大鲤鱼,这道菜是豫菜传统名菜,早就已经火到了河南省会郑州。
红烧黄河大鲤鱼,如今已经是“河南美食名片”,如果一家餐厅能将大鲤鱼做得肉质软筋、没有腥味,就可谓是正宗的红烧黄河大鲤鱼。
河南有哪些外地人接受不了的美食?
河南有哪些外地人接受不了的美食?
我是小白食为天,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说起美食总有人是喜欢的,也有人是排斥的,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和爱好,有人喜欢也就有人反感。就像臭豆腐一样,有些人非常的喜欢,有些人却痛恨欲绝。这就是中国美食的地域性、多样性以及各个地区的特色文化。
一、首先要说的就是河南地区特有的变蛋,类似于我们常说的皮蛋。但是我觉得吧,河南的变蛋要比人们常见的皮蛋要好吃,先说外观晶莹剔透,色泽金黄明亮,光看着就很诱人,而且生吃的口感也很好。但是市面上常见的皮蛋就不一样了,因为皮蛋要凉拌着吃才能够入口。我们河南的变蛋不仅可以生吃,也可以凉拌着吃,都非常的有味道,特别是把皮蛋切开,放上河南特有的荆芥,加上蒜末、陈醋和芝麻香油,别提多美味了,只有河南人才懂得的美味。
二、还有就是河南的芝麻叶面条,虽然品相不怎么好,但是吃着就是香,那可是小时候妈妈做的味道,是一片一片从芝麻杆上***摘下来的,然后绰水、揉搓、晾晒等多道工序制作完成的,每当出远门的时候,都会从家里带一些芝麻叶,虽然看着很普通,但却是很难得的美食。吃惯了大鱼大肉之后,来上一碗芝麻叶面条,在就着大蒜吃,这样的生活显得朴实而安逸。
三、再说就要说河南的毛蛋了,别的地方很少见,但是我们那个地方确实很常见,每当去赶集的时候,满大街都是叫着焦香毛蛋,外地人看着真的是会很惊讶,心里会想这也能吃,但这确实是河南人最为常见的美食,小孩大人都爱吃,不过听说毛蛋的营养价值也很大,富含矿物质,氨基酸,蛋白质等多种元素,吃到嘴里不仅能够吃到鸡蛋的味道,还能吃出鸡的香味来,咬在嘴里也很有嚼头,确实是一道荤素结合的地域美食。
一哥“美食与心之旅”之――
味蕾寻异的河南人
南北差异、东西不同,各地的人们在追寻美食脚步的同时也在坚守着各自独特的味蕾,川人的麻辣、湘人的辛辣、徽人的嗜臭、苏人的甜甘无疑不在坚守着并渐渐改变着国人的口味,豫人吃蒜本来就多被南方人捂鼻了,然而对大蒜的执着对于豫人而言已经不是面子问题了,蒜你狠也好,大小饭店的大蒜都是免费供应的,随手剥上几粒,下酒下饭都中。
食蒜之鲜,当属收蒜时节的一碗蒜面条,初夏季节,稍有热气,麦稍渐黄,蒜秧折倒,家人男女老少齐上阵,开始收获蒜头,劳力少的家庭是要雇上本村或是外来的帮忙,蒜嫩了晾不出斤两,过老了则坏在地里,毕竟是一年的经济来源,一点也慢不得等不得,各家都加大了尽可能多的人手与时间,蒜田里异样的香味伴随着忙碌的身影,从早到晚,凉棚下成辫的蒜架已经挂起晾晒着丰收的心情,生生息息,村头收购的讨价还价声音此起彼伏支撑着全家的期望,年年岁岁。
晌午的地头树下是最好的纳凉场所,也是一家人、或是几家人与外地帮工用餐的好地方,各家菜品不同,但新收的蒜制作的蒜面条是不可少的。面还是自家产的麦子磨的面,手擀最好,机制也行,当然挂面也没人说什么,毕竟是丰收大忙,收割要紧,然而蒜汁是马虎不得的,新蒜去皮洗净,加入盐与调料,若有青红辣椒,不妨同入,捣致成泥,加入香醋调制成汁。蒜臼以红白相间的马牙石为最好,青石次之,当然红土烧制的也算上乘,木制的、竹制的、瓷器的因人的爱好而定。郑州下属有个密县,那里的人吃蒜汁必须加入一种叫十香菜的芥类植物的叶、柄,初食味殊,时间长了自觉有一番别样的味道。豫东人则更爱一种异味的荆芥浇面条,生的也行,用开水烫一下味道更好。
凉水拔过的面条一碗,加入蒜汁搅拌均匀,一时面香蒜香四溢,食者自是风卷残云、酣畅淋漓,如喜热捞也可,面味十足,蒜香更浓,当然面条熟时加入时令青菜,更加提增了面的清香,倘或一碗面一碗原汤,定能让人心旷神怡,欲罢不能。
蒜汁拌面条是家常便饭,蒜汁捣鸡蛋则是一道地道的地方菜了,蒜泥捣好,剥皮鸡蛋入臼一同捣碎,食之辛辣***,夹蒸馍、卷饹馍最好,类如湘菜中的擂菜,但加入大蒜的量是外地人所不能接受的。前几天在密人的夜市上这道菜又加入生小茴香叶一同捣碎,味道则更不一般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钟爱于你的辣子,我深情于我的大蒜,大蒜之于豫人,那真是爱你没商量。
要说河南哪些美食这个范围就大了,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就说说我们老家的吧。
我们老家有一种美食,营养价值高吃起来又美味的当然是毛鸡蛋了(又名钢化蛋)!可能是有些朋友接受不了。我一个本地人都好多年不敢吃。
还记得我第一次接触到这种食物,那时候我才十来岁,忘记去干啥了,和家里人一起去老城,到中午吃饭时间;现在还记得是在大隅口西边路北沿的一家小吃店,一人要了碗小米粥,要了点水煎包(那时候进城水煎包是必吃的),完了我爸又要了几个毛鸡蛋,我那时候还不知道啥是毛鸡蛋,那是第一次见,当我看见我爸剥开的一瞬间,我是看也不敢看,别说吃了,可能是有点老了,小鸡的腿都能看出来了,还带有点点的“鸡毛”!我就看着我爸两口吃下去了。到现在还能记得,我爸一边吃还一个劲的劝我吃,“好吃,这个营养高,人家城里人都喜欢吃,你尝尝,可香了”。我那敢吃呀,一个劲的摆手!
自那以后好多年都不再说吃毛鸡蛋的事。后来结了婚,在家带孩子,有人骑三轮车去村里卖毛鸡蛋,我小侄子喜欢吃,每次去我们村我妈都给侄子买几个,我妈那次又买了,我就试着尝了尝,挑了个刚刚成型的,看不出小鸡形状,被我妈催了几次才咬了一小口,吃到嘴里的一刹那,哎呀妈呀,怎么会那么好吃,鲜 嫩 香,不油腻!具体的我只能形容成这样了,心里暗暗的想,这么多年少吃了多少呀,真的太好吃了!!
强烈呼吁朋友们,要是碰到卖毛鸡蛋的一定要买来尝尝,一定要尝尝,真的太好吃了!保你吃了不后悔!!
这多年因为工作关系,省内各地特色饮食比较熟悉。列举三个印象比较深刻的美食,当地人巴不得天天顿顿吃,外地人就是不吃。出了这个地儿,根本见不着。
第一个,洛阳酸浆面条。
这个面条,吃不惯的不会再来第二口。它的酸,不是面条,是面汤。味道怎么形容呢?一口下去,先是酸,第一反应会不会倒牙?尤其是见酸牙就倒的人,反应会比较大。接着下咽,喉咙返回的味道,经过鼻腔,会被嗅觉出一点***的味道。然后大脑就有了综合评价:确定是放馊两天的面条,会不会吃了跑肚拉稀?
这个评价有点靠谱的意思,酸浆面条的酸浆,就是模仿***,***用发酵的办法,把绿豆泡透磨成浆,再行发酵,变得酸中带微臭。然后加水烧开下面条,煮熟后捞起来,再往面汤里勾兑面粉,使其浓稠后放进去面条。就那黏糊糊、酸不唧唧盛一碗,放进焯过水的芹菜粒、煮熟的黄豆和花生米当菜码,辣椒油招呼一勺,当地人三碗都打不住,三天不吃想得慌。
第二个,信阳臭肉锅贴。
这道美食,在当地,吃家就不多,别说外地了。我的记忆里,我家吃的多,因为我妈会做还爱吃。亲戚邻居们很多都吃过我家的,也很痴迷,但是不会做。我见过会做还经常吃的不超过三家,我家、舅舅家和县里手艺最好的厨子家,他是我父亲的老同事。后来才琢磨出来,这道美食是我父亲学回来,舅舅又从我妈学过去。
做法没什么特别之处,臭肉切小丁,和了葱姜末、盐。死面擀皮,大蒸饺那大,直径20厘米的样子。摊上馅,包了长方形。大铁饭锅,锅底倒入一瓢水,放上篦子铺上笼布水烧开。篦子上摆一层,沿锅沿贴一溜。盖上锅盖,烧火20分钟。10分钟的时候,锅里臭肉味就开始窜出来,过一会有焦香味伴随,勾引食欲,巴不得掀开就吃。
开锅后,都抢先吃那贴锅沿一圈的,有焦壳,特别香,舅舅叫它“老鳖炕锅捱”。一口咬下去,肥油直滴,臭肉味早被焦香压下去,成了浓郁鲜香的最佳标志。
这道美食的奥秘,就是臭肉。不是腐烂的臭,肉也不是腐烂。而是有着发酵性质,故意让肉带有臭味。就像安徽臭鳜鱼、湖南臭豆腐那样,闻着臭,吃着香。肉怎么臭,我只看过,没有做过,我妈不让学这个。我家后院有口水井,夏天里,买块猪肉,抹布包了,吊在半中间,三天收回来,洗干净切了调馅。
第三个,信阳臭豆腐卷和臭***。
臭豆腐卷是信阳特色菜,吃家很普遍,就是出不去,外地人不吃。我也是偶然发现,这几年信阳菜馆走出去很多,郑州就有上千家,河南之外也很多。可是这道菜基本都是信阳人吃,少见外地人点它。
臭豆腐卷就是信阳传统食材。只要是豆腐作坊,小货担上必须有臭豆腐卷,否则认为你不是老作坊,是新手,不会做这个。豆腐就没多少人买。信阳豆腐比外地豆腐多一个品种,叫做“二薄”,比豆腐干薄,比干豆腐厚,6毫米左右,一张大小跟干豆腐一样。做出二薄后,每张卷成一卷,素鸡大小。然后摆放干净稻草上,放庇荫处发酵,三几天长满了白毛,就做好了,拿到街上卖。
烹饪方法也是传统,清水稍冲洗下,横刀切成半分厚的片,炒锅热猪油,煎到两面焦黄,给葱姜爆香,放入青辣椒炒香,烹生抽放盐,没了水气就出锅装盘。
臭***更是奇特,感觉是信阳都走不出,别说走出河南了。反正我在信阳之外没看到吃这个的,只有在信阳饭店偶尔能点到。臭***跟臭豆腐卷一个性质,都是发酵长毛了成就食材,做菜成美味。
在传统习俗里,豆腐坊的***都是用作喂猪的饲料,人不吃它。可是信阳人却能把它变成美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做法极其简单,把***拍成圆形薄饼,直径10厘米、边薄中间厚2厘米大小形状,铺放稻草上发酵。待到白毛长满,约有2厘米长,像只小白兔,就可以拿出去卖了。烹饪过程,先水洗,洗的方法是水泡涨后捏挤,没了浑水算是洗了干净。洗的时候和臭豆腐卷一样不去白毛。然后切块,和韭菜、青辣椒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