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藩镇割据有多乱?
唐朝初年实行的是继承自秦朝的郡县制,到627年时唐太宗将天下按照山川形势、交通便利分为十个“道”,按需要设监察性的官吏协助中央监管州级行政区,总共有10道统领府、358州、1551县。
到唐玄宗***末年,由于领土规模不断扩大,因此进行了一些调整,总共分为15道统领府、328州、1573县
但是随着唐朝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土地兼并越发严重,人口大量流入地主富户名下,税收减少,均田制逐渐衰落,府兵制也无法继续实行下去,因此在唐玄宗时期开始设置天宝十节度使,实行募兵制,将权力下放。
由此导致的后果便是地方官员逐渐掌握大权,中央集权开始式微,地方藩镇势力借机开始抬头。
755年12月16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发动的“安史之乱”爆发,并席卷半壁江山。
唐玄宗错误估计形势,拒绝***取据守险要、持久疲敌、伺机出击的方针,过早地出关反攻,结果造成人地两失,使平叛战争急转直下,长安失陷,中央军几乎损失殆尽。
为了尽快平定叛乱,唐朝不得不依赖地方兵力来镇压叛乱,军镇制度扩展到了内地,最重要的州设立节度使,指挥几个州的军事﹔较次要的州设立防御使或团练使,以扼守军事要地。于是在今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出现不少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等大小军镇。
后来这一制度又扩充到全国,这就导致地方节度使的势力迅速膨胀,到元和年间(806-820)形成四十八藩镇的局面,藩镇开始逐渐失控,逐渐形成了类似春秋战国的局面。
而唐朝皇帝尽管有心削弱藩镇,集权趋势正常,实际控制统一全国,走回正轨,但却因为过于重用宦官,导致宦官干政的局面出现,君权被宦官架空,朝政大乱,唐廷再次丧失了对藩镇的控制力,藩镇再次发生叛乱,好在及时平叛,宣宗、懿宗父子时,唐廷和藩镇局势平稳均衡。
随着唐朝不断衰弱,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唐廷调动各镇士兵围剿,各藩镇借机扩充实力。全国增加众多地方实权派割据势力。
884年,黄巢起义被镇压,但是平乱后起义军内部的残余势力变成藩镇,和传统藩镇以及农民起义大乱时发展起来的地方新藩镇,开始剧烈大混战互相吞并。
由于战争,唐廷丧失江南财赋、中原交通枢纽,全国的基层***一片混乱,此时的唐朝中央***能控制的只有关中一地,且人口凋零,破败,连四川都断了入蜀后路。
唐廷无兵无财无人口***,最终被朱温这个大混战中发展起来的最大藩镇控制利用,然后被取代覆灭,进入了五代十国这一大乱世。
藩镇起源于唐玄宗时期,唐玄宗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在边境设置军镇称为藩镇,长官叫节度使。结果事与愿违,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掌握了军事,行政,财务大权,因此就不听朝廷的节制了,这也是导致安史之乱的主要原因。
安史之乱后,各地节度使,不断扩大他们自己的势力,形成了藩镇割据,且持续了100多年,这也是导致唐朝衰亡的一个原因,节度使们互相不断地争战,唐朝的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百姓流离失所,成为乞丐,难民等。
大家都知道,武周代唐时,边疆异族纷纷入侵,而武则天又以「内斗内行、外战外行」著称,所以对外战事艰难。
神龙复辟后,唐朝鉴于之前的边疆形势,逐渐建立起了边区的藩镇制度。经过唐玄宗时期的发展,边疆十大节度使(藩镇)保障了唐朝的强盛繁荣,有了「***盛世」。但进入天宝年间,已经形成「外重内轻」局面,而且宰相李林甫又杜绝边将入朝,并重用蕃将,于是等李林甫死后,宰相杨国忠与这些手握精锐之师的蕃将产生矛盾。
年老的唐玄宗又迷信自己的平衡之术,既任意杨国忠胡作非为,又宽待藩镇,尤其是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由此矛盾反而愈演愈烈,最终酿成「安史之乱」。
唐朝经过三任皇帝、七年多时间才终于平定安史之乱,但这场声势浩大的精锐边军造成的叛乱,却就此打破天下的安稳。在平叛过程中,许多将领产生了拥兵自重、养寇自重的心理。
唐世宗即位之初,天下藩镇大都在跃跃欲试,河北叛军就地设立卢龙、成德、魏博、相卫4镇,成为割据之始,相卫后来被魏博吞并,形成河北3镇局面。
几年后卢龙镇内乱,新节度使归附入朝。世宗平定了5起割据未遂:淮西镇来瑱、朔方镇仆固怀恩、同华镇周智光、岭南道哥舒晃、汴宋镇李灵曜。
大历年间(766~779),朝廷已稳固了国内藩镇,只魏博、成德、淄青3镇割据,卢龙、山南东道、西川3镇自治,其余藩镇已大为收敛。魏博叛乱,朝廷征讨,谢罪讲和。国外方面与回纥、吐蕃形成三足鼎立:与吐蕃是对抗,每年组织「防秋」;以「绢马贸易」笼络回纥,既团结又防备。
唐德宗即位之初,西川镇崔宁入朝,山南东道梁崇义被平定,成德镇被一分为三。随后,新的成德、魏博、淄青3镇发动叛乱,淮西、泾源、卢龙3镇加入叛乱,是为「二帝四王之乱」。
朝廷迅速平定了泾源、淮西,允许了淄青、魏博、成德、卢龙4镇的现状。之后卢龙镇内乱,新节度使归附朝廷。淮西镇又内乱,平叛不利即讲和,形成割据。
贞元年间(786~805),有魏博、成德、淄青、淮西4镇割据,卢龙1镇自治,西川(韦皋)1镇有较大自***。国外的吐蕃先谈和后对抗,回纥内乱、臣服于唐,南诏叛吐蕃、归附唐朝。
唐宪宗即位之初,平定了3起割据未遂:西川镇刘辟、夏绥镇杨惠琳、镇海镇李琦。之后,着手对割据的4镇动手。魏博镇内变,献土入朝。
淮西镇吴元济发起叛乱,淄青、成德2镇暗地里支持,朝廷陷入南北两线作战的泥潭。朝廷先与成德讲和,专讨淮西,李愬雪夜入蔡州。从此淮西镇被彻底消灭,天下震恐,成德、淄青立即献土入朝。淄青镇李师道旋又反悔,被朝廷讨平,一分为三。
819年,国内再无割据,亦无自治,实现大一统。国外的回纥早已臣服,吐蕃则被消耗了元气,开始请和。唐宪宗被称为***第三天子,与唐太宗、唐玄宗并尊。
唐穆宗长庆年间(821~824),承袭大一统局面,开始销兵,引发河北三镇复叛。朝廷征讨不利,于是讲和,河北三镇恢复自治,从此形成「河朔旧事」的传统。数年后,三镇易帅,纷纷对朝廷亲善。
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平定一起割据未遂:昭义镇刘稹。自元和一统,到881年黄巢攻入长安之前,国内无割据藩镇。
说到唐朝的话,我们能够想到其鼎盛时期的贞观之治、***盛世。但是,历代封建王朝都逃不出盛极必衰的规律。王朝的盛世需要数代人的经营,而王朝的衰败需要的不过是某个时间点的奋力一击。曾经的盛世***也是如此,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唐王朝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亡。并且以此为起点,盛唐气息一去不复返。在唐朝安史之乱后,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而在这些问题中最为严重的莫过于藩镇之乱。
藩镇割据的起因,实际上早在唐朝初年就已经初见端倪。当时在***盛世的时候,边境节度使的设置,就造成了唐王朝军事实力,外重而内轻。主要军队都被各地节度使把控,而唐王朝内地所控制的军队,不仅人数低于各大藩镇,并且其战斗力也明显堪忧。后来虽然有郭子仪这样的名将,帮助唐王朝收复两京。但是,平乱的不彻底也为日后的***留下了严重的藩镇根据,而在藩镇割据之乱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发生在唐德宗年间的“二帝四王”之乱。
这个“二帝四王”之乱,发生在当时的唐德宗年间。因为此前的安史之乱,导致了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到德宗年间,藩镇在其统辖区域内,自设官职,并且拦截国家赋税。而在这些藩镇中,最为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河朔三镇,因为这三镇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动则会威胁到唐王朝的统治。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唐德宗即位之后,便以除掉藩镇为己任,毕竟“卧榻之侧,岂容它人酣睡”。只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过于激进的方式却一下闹出了四个王加两个皇帝。
建中二年,成德镇的李惟岳向朝廷请求承袭节度使的官职,这种儿子承袭父亲官职的情况。在唐代中晚期是很常见的,正因如此向皇帝请奏,更多的只是走一个形式而已。但德宗皇帝不这么看,他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下旨不允许李惟岳承袭节度使。以此事为导火索,越来越多的藩镇卷入了进来。当时的唐德宗也有准备,他命令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率军征讨四逆,可是唐德宗错了,因为打藩镇的还是藩镇。虽然李惟岳的叛乱后来被镇压,但是各地藩镇依然如铁板一块。
当时的节度使之间,互相勾结,以至于当时王武俊称赵王、田悦自封为魏王、李纳称齐王而朱滔则称冀王。一时间华夏海内,烽火连天。这个时候,曾经平叛乱有关的李希烈,要求当时的德宗皇帝扩大自己的辖区,德宗皇帝不准。愤怒之余,李希烈联合当时已经称王的藩镇,共同反抗唐王朝统治。德宗无奈之下,紧忙调集兵力,进行征讨,却没想到迎来了更大的灾难。当时征讨的军队,冒着风雨来到长安,皇帝竟以粗食蔬菜招待,军队发生哗变,转而攻打长安。这就是历史上的“泾原兵变”,而兵变后的士兵,随即拥立了当时的朱泚为秦帝,李希烈在这之后不久也自称为楚帝。
这场“二帝四王”的战乱,近乎席卷了整个中原。当时的德宗皇帝无奈之下,只得下罪己诏,赦免四王。让唐军集中所有兵力,打击李希烈与朱泚,这样战乱才得以被平息。后人在评断这个发生在德宗年间的***时,无不感慨于盛唐的一去不复返。同时,这场叛乱过后,唐德宗也开始启用宦官,导致了日后***王朝,在饱受藩镇割据之苦的时候,又陷入了宦官专权的困局之中。
宋国在春秋时期是怎样的存在?
春秋时期的宋国,不算大国,充其量也就是个中等国家。
周公在平定纣王之子武庚之乱后,封纣王的庶兄微子开于宋地,所以宋国是殷商遗民。
国土就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它的四周全是姬姓诸侯。
历史曾把宋襄公划为春秋五霸之一,这点有待商榷。
这个宋襄公,简直是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人物。
他因为护送公子昭回到齐国继位,公子昭也就是齐孝公,非常感激他。
当时齐国一度是诸侯国的老大。
“连老大都对我感激涕零,你们怕不怕?”宋襄公立刻飘飘然。
他想学死去的齐桓公,称霸诸侯,做武林盟主,一统天下。
大臣公子目夷劝他:宋国是个小国,想当盟主,没什么好处。
宋襄公不理他:哼哼,你是羡慕嫉妒恨吧。
于是公元前639年七月,宋襄公约各诸侯在宋国的孟会盟。
公子目夷说:楚成王恐怕不怀好意,大王多带些兵马去。
宋襄公自信心满满:我的地盘我做主,他外来的蛮子,怕他做甚!再说我们为了不打仗而会盟,自己带兵马算什么。
果然,会盟时,楚成王和宋襄公都想当盟主,争吵起来。
楚国势力大,小弟众多,宋襄公刚一急眼,楚国一班随从立马亮出铠甲,活捉了宋襄公。
经鲁国调解,楚成王做了老大,放回宋襄公。
宋襄公越想越气,邻近的郑国居然也巴结楚国,得教训教训它。
宋襄公攻打郑国,楚成王立刻出兵支援小弟郑国,直接攻打宋国。
两军隔岸对阵。
楚军开始渡河,公子目夷道:咱们趁他们渡河之际,迎头痛打,一招制敌。
迂腐的宋襄公道:咱仁义之师,怎么可以趁他们渡河之时进攻呢?
不久,楚军全部渡河上岸,正乱哄哄地列队。
公子目夷说:不能再等了!趁他们没摆好阵势,咱们赶快进攻吧!
糟老头子宋襄公不屑道:你太不仁义了!人家队都没排好,怎么可以打呢。
待楚国兵马排好,擂响战鼓,顿如潮水般直冲过来,宋军大败。
宋襄公仓惶逃窜,大腿上中了一只流箭。
可他还嘴硬道:仁义之师就该这样打仗。比如见到受伤的,就别再伤害他;头发花白的人,不要捉他当俘虏。
公子目夷很生气:如果怕伤害敌人,就不要打仗。不抓别人当俘虏,干脆被人家抓走好了。
宋襄公身受重伤,过了一年死了。
看来,老天并没有眷顾他的仁义之举。
现在有些史书,已将宋襄公名字,从春秋五霸中划去。
很多人都知道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却鲜有人知晓这个“五霸之一”其实名存实亡。
其它四国军事实力均远超于宋国。宋国的总人口都不足五千,甚至连今天一个小县城的人数都赶不上,又何以去培养强大的军事实力呢?
其次历史上对宋襄公的评价争议不断,有人说他的仁义不过是在惺惺作态,甚至连开国领袖***也评价其为“蠢猪式的仁义”;也有人为此鸣不平,说他遵守仁义之道,可谓仁人。《春秋公羊传》就曾如此评价宋襄公在泓水之战的表现:“临大事而不忘大礼。”
泓水之战发生于周襄王十二年(638),宋襄公讨伐郑国,与救援郑国的楚国在泓水进行决战。楚国的实力众所周知,远在郑国之上。有部下提议乘楚国将士渡河之际袭击敌人,但宋襄公讲究“仁义”,坚持要等到楚国渡河列阵后再战。结果自然在意料之中,宋国大败,宋襄公也身受重伤。《吴越春秋》里这样评论宋襄公的品德“宋襄济河而战,春秋以其多义:功立而名称,军败而德存。”宋襄公即使战败,但他的优良品德得以流传。
在当代,我们都知道战场上无仁义可言,只有胜负之分。况且战争不分年代,宋襄公的做法究竟是愚昧还是大智若愚?
让人更值得一提的是受着沉重创伤的宋襄公在养病时依旧开展着精神上的自娱自乐:“我们虽是亡国商人的后代,但我们是仁义的君子。君子是不乘人之危的,在战场上是不伤害受伤的对手的,也不擒拿头上长着白发的老人的。这些我都做到了,我还有什么遗憾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宋襄公的仁确实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而宋国又究竟是如何崛起的呢?君主宋襄公的能力是值得肯定的,但不得不说宋国的崛起结合了天时地利人和。宋襄公即位后的七年,盛极一时的霸主齐桓公逝去,宋周围的一些夷族小国力量都相对薄弱,无法与宋国抗衡。一个可以称霸的机会就这样摆在宋襄公面前。他在齐国内乱时,打败齐国,并扶持齐国公子昭复国。在齐国士兵都无心恋战的状态下,宋国击败了齐国。但这一时的胜利使得宋襄公想要称霸的心更加蠢蠢欲动了。宋国士兵们也士气高涨,整个宋国都趋于膨胀。
但宋襄公不知道的是,作为一个弹丸小国,想要称霸谈何容易。周襄王十三年(前639)宋襄公在鹿上(今安徽阜阳南)邀请齐、楚会盟,向楚国请求尊他为所谓的“霸主”。楚王就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宋襄公的轻视。楚王先是***意答应宋襄公,却在会盟时将宋襄公拘捕,直到另一次会盟才将其释放。
司马迁在《宋微子世家》中写出了两条真理:其一,“小国争盟,祸也。”也就是说,国家应当摆正自身位置,认清自身实力;其二,“兵以胜为功,”战争要凭借国家实力,一味的讲仁义只会让对手得寸进尺。春秋时代三百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实力,没有战略战术,单靠仁义是无法取胜的。
宋国人的精神
(本文是我家那上四年级的十岁小儿写的,有指导和改动,当时是为了参加小学的一个征文比赛,我觉得可以用作这道题的答案)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是一段十分有特色的历史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周天子分封了三千个诸侯国,协助他管理天下,自己的权力变的很小。
所以就产生了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情况,大家都很敢说,思想自由,也很开放。
在这么多诸侯国里,有一个诸侯国叫做宋国,宋国人民很有性格,跟其他诸侯国的人们很不一样,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今天我讲几个关于宋国人民性格特征的小故事。
一、守株待兔
这个故事是课本里大家都学过的,说从前宋国有位农夫,天天外出种田,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有一天他在耕田的时候,累了,坐在田埂上休息,忽然一只没头没脑的兔子跳出来,撞在田边的一个大木桩上,死了。
农夫把这只兔子带回家饱餐了一顿,第二天,农夫决定就在木桩旁边守着,他觉得既然昨天有兔子来送死,那么今天也可能是会有第二只,这样下去以后岂不是不用干农活了?每天都可以吃兔子。
他天天等啊等啊,结果再也没有兔子来给他惊喜,自己却饿死了。
二、真仁义的宋襄公
宋襄公是宋国的国君,有一次宋国与楚国打仗,两军之间隔了一条河,楚军渡河来攻打宋军的时候,部下劝他,趁对方渡河乱哄哄地,赶紧攻打他们,宋襄公不听,拒绝了他的建议。
宋襄公认为那样做太不仁义了。
楚军渡过河后,正在忙着摆阵,宋襄公部下又劝他,赶紧趁乱攻击对方,可能还有胜利机会,宋襄公又一次拒绝了他的建议,理由还是这样太不仁义了。
结果呢,等到对方渡完河摆好阵,宋军就被打败了。
三、讲义气的大夫
这一次是宋国与郑国交战,宋国打赢了,打完仗之后,宋国的一位大夫驾驶战车巡视战场,发现远处有个郑国的小兵正在逃跑,宋国大夫赶紧驾车追了过去。
郑国小兵吓得没命的跑,不小心掉到了一口井里,大夫追上去一看这个景象,赶忙用手持的长戟伸进井里,把小兵搭救了上来。
小兵上来后,持戟看了看四周围,战斗已经结束了,空无一人,又看着落单的大夫,一个侍卫也没有,笑着对大夫说,这算你俘虏我?还是我俘虏你呢?
就这样,宋国大夫被郑国小兵俘虏了,带回了郑国。
四、宋国的手艺人
宋国有个手艺人,手艺非常精湛,他花了一年时间做出的一片***叶子,跟真叶子一模一样,把它放到一堆真叶子中,没有人能找出那片叶子是***的。
大家都嘲笑他:你花了一年时间,只是做出了一片无用的***叶子,中看不中用,根本就不值得啊!
为什么春秋时期的各国人民都爱编宋国人的段子呢?
因为宋国的来历跟其它国家不一样,其它的国家大约分为两类,一类是周天子的皇亲国戚,分封到离首都近的地方;另一类是武王伐纣时的将领大臣,比如姜子牙就被封到了齐国。
宋国是个例外,它既不是皇亲国戚也不是将领大臣,其实他们都是原先商朝的遗民,周天子为了笼络他们的人心,就给他们成立了一个宋国。所以,宋国人与其他诸侯国的人有些格格不入,被其他国家的人嘲笑。
但是,我个人认为,宋国农夫那坚持的态度、宋襄公那仁义的做法、宋国大夫那善良的举动、宋国手艺人那执着的精神,还是很值得我们赞赏的。***如每个诸侯国的人们都是像宋国人这样,天下也就太平啦!未来的中国人也不会缺少工匠精神吧!
在春秋时期,宋国是大国,但并不是强国。春秋时期的主题是争霸,有了《子鱼论战》这篇文章,我们就对宋国有了一个刻板认识,认为宋襄公妄自尊大,他的宋国也是小国弱民,而战国的形势又加深了这种认识。
春秋争霸,以德服人
春秋争霸,争的是地位,要别人承认他的盟主地位,所以早期是“以政治为主,军事为辅”的手段。
春秋时期,第一个吃螃蟹的是齐桓公,观察齐桓公的作为,我们发现齐桓公并没有打过多少硬仗。
齐桓公继位后对鲁国打了两场硬仗。第一场由鲍叔牙领导,可惜遇到曹刿,结果打的灰头土脸,这便是长勺之战。之后齐国又拉上了宋国,再加上宋国猛士南宫长万,结果依然惨败,这就是乘丘之战。
军事上打不过人家,齐桓公只好乖乖改变策略,从外交层面突破,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尊王攘夷”策略。
在取得周王的授权后,齐桓公就开始召集诸侯开会。在第一次北杏会盟中来的国家只有宋国、蔡国、陈国、邾国四个国家,期间,宋桓公连招呼都不打擅自开溜了,可见这霸主当的并不容易。
好在管仲脑子灵活,柿子先捡软的捏,灭亡了鲁国的属国--遂国,然后派出使者一通忽悠,这才与鲁国结盟。
搞定了鲁国,齐桓公请了王命,带领一帮小弟朝着宋国而来,凭着宁戚的一番恫吓,宋国也承认了齐国的领导。
一步一个脚印,按照由弱到强的原则,齐桓公才逐步坐稳了霸主的宝座。齐桓公的称霸轨迹有着鲜明的特点:不打硬仗、以德服人、拿弱者开刀。
屈完以德绥诸侯三人成众 送地50里 问罪楚国外交讹诈
宋国的资本
周朝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而宋国作为“亡国之余”被封为公爵,朝见周王不以臣礼,显然起点是非常高的。宋国显然有这份骄傲,宋襄公肯定有称霸的资本。
宋国的称霸企图发轫于宋庄公,在一代强人郑庄公死后,他干预郑国内政,企图控制郑国,导致郑国内乱不止,郑庄公开创的小霸局面也就此停止。
到了他的儿子宋襄公时期继续开拓,齐桓公死后他率领军队拥立齐孝公继位,在诸侯中赢得了好名声,取得了好的开头。
至于后来在泓水之战中败于楚国,让宋襄公成为了千古笑柄则是宋国的传统观念导致,并不仅仅是宋襄公的原因。
商朝立国以来,王位继承一直在“兄终及”和“父死子继”两种方案中间摇摆,并没有一个可靠的传承制度,而周人惩前朝之弊确立了嫡长子制度。
到了宋国,宋人一直固执地传承商人的礼仪制度,观察宋人的历代国君,兄弟相残的事迹屡屡发生,这也是宋国不能图强的原因之一。
到了后来更是出现了“七穆”把持宋国***,这样的宋国怎么能强大起来。
随着战国的到来,深处中原的宋国更加衰落,和郑国一样,过上了朝晋暮楚的日子。《吕氏春秋》中编了一个穿井得人的段子,更是把宋国人因循守旧的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宋人不能与时俱进而墨守成规,最终因为仁义而被世人嘲笑,宋国的衰落正是周王室礼乐制度衰落的绝好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