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土豆糕的做法(汕头田心的)?
用料
土豆1000克蕃薯粉160克盐一小勺生粉40克白糖5克
潮汕土豆糕的做法
土豆蒸熟去皮,我用电饭锅煮饭程序,方便
捣碎,不要太碎,最后成品能吃到土豆颗粒最好!
和入过筛的蕃薯粉,生粉,和均匀,以看不到白色粉为之和好!
整形,放入蒸锅里蒸20分钟。
蒸熟,摊凉!热的时候不能切块,因为蕃薯粉很粘。冷却后切块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整成这样也行
软糯香甜
根据个人喜好蘸辣椒吃也很过瘾!
1、材料:土豆400g、糯米粉70g、粘米粉80g、白糖40g、清水适量。
2、土豆去皮上锅蒸熟。
3、趁热放进白糖,用勺子压成泥。
4、放入糯米粉和粘米粉,搅拌成刚好成团的程度。
5、分成40g一个的小份。
6、用模具压出花纹。
7、蒸架上抹一层油,放上做好的米粉糕,中火蒸20分钟即可。
用料
土豆 2个
猪肉 少许
香菇 4个
瑶柱 少许
蒜苗 1根
红薯粉 半斤
鸡蛋 一个
潮汕土豆糕的做法
土豆洗干净,放在高压锅煮熟。
提前用热水泡一下香菇和瑶柱,五花肉切丁,肉食动物可以多下点……蒜苗切碎,瑶柱用刀背压成丝,香菇切粒,开火热油,将瑶柱炸香,盛起备用,香菇炒香,盛起备用
煮好的土豆,趁热去皮,怕烫的话可以过一下冷水,不确定土豆熟没熟可以用筷子戳一下,轻易的戳穿了就代表熟了
土豆压成泥,晾凉
在土豆泥里打入一颗蛋,放入原先准备的材料,下一勺辣椒酱,适量盐,香油,胡椒粉,然后下红薯粉……麻麻告诉我一斤土豆下三两红薯粉,我觉得有点粘手,下了五两,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下,然后拌拌拌拌拌……尽情的拌
将拌好的土豆拿出来,放在切菜板上捏成你要的形状,我们一般都是捏长方形,放在垫着油纸的蒸笼上,放入提前烧开水的锅中,中大火蒸20分钟
出炉啦
荷兰薯粿的材料配比?
要地瓜粉120克。具体做法如下:
1.香菇适量、土豆500g、薯粉120g、咖喱一块、肉末适量、葱花适量。
2.肉末加入糖、盐、花雕酒、少量生抽、淀粉、葱花、油腌制
3.土豆洗干净切半,上锅蒸熟蒸好的土豆去皮,捶压成土豆泥,捶到有粘韧性(这个很关键,在捶压的过程中,手上的石柱都被土豆泥紧紧的粘着了,拿起来有点费劲)
4.薯粉(地瓜粉)
5.用搅拌机搅拌成粉末,或者捶碎一点就可以
6.泡好的香菇切小丁加入葱花下锅炒,加点糖、生抽炒均匀备用
7.准备好的香菇丁、土豆泥、肉末、薯粉、咖喱(有咖喱粉就用咖喱粉,我没有就用了咖喱块用少量热水泡融化)
8.土豆泥中加入薯粉、肉末、香菇、咖喱全部揉均匀
9.揉均匀的薯粿团
10.整形好放在蒸布上(为了形状好看一些,所以我就用蛋糕模具垫上蒸布,再放入土豆混合物压实)
11.水开后,把压好的形状放上锅里蒸15分钟,关火后焖5分钟再打开盖子
潮汕土豆粿做出来太软是怎么回事?
潮汕土豆粿做出来太软是就是番薯粉放少了。
土豆和粉的比例是3:1,按斤算。
做法步骤
步骤 1
土豆洗净,放高压锅压熟。没有高压锅可以蒸熟!先去皮也行,后去皮也行。我用高压锅加水压了20分钟。后边料还没准备好,先盖着别凉了。
步骤 2
香菇鱿鱼丝和虾米这些要提前泡软。你可以喜欢吃什么下什么。这一步,把五花肉、香菇、鱿鱼丝、虾米、腊肠等等材料,切丁,用油炒香,七八成熟就行,稍微下点鱼露或盐调味。疫情时期懒得跑菜市场,我家冰箱没有五花肉腊肠和鱿鱼丝了,那就不下,切了点火腿丁顶替。
步骤 3
拿个大盆,土豆趁热去皮后装进去捣烂。一定要趁热,怕烫手的亲也可以还没煮先去皮,但会被削皮刀吃掉一些,煮熟去皮只需去掉一层薄膜。我用擀面杖捶,好方便!
步骤 4
捣烂后,把刚才炒的材料加进去,再把小芹菜切成粒放进去。我家小芹菜只剩一根了,我多切了一根大蒜苗进去,味道也不错。接着调味,根据自己口味加盐、胡椒粉、鸡精,待会要加一斤粉进来,所以可以适当多加点!
步骤 5
然后加入潮汕番薯粉,一定要是细粉才好揉。如果买来的是粗粉,要先用擀面杖或者瓶子擀细。我是直接在淘宝上买的细粉,卖家帮忙磨好了。这时候用筷子或者擀面杖把材料稍微混一下后,下手用力揉。为什么上边说土豆要趁热,就是为了这一步有温度能把粉揉进去,揉到没看到粉的颗粒,均匀了就好!
步骤 6
手上抹点油,把上一步混合好的材料分成一个一个的。大的小的圆的扁的大家随意,我喜欢搓这么大个,后边凉了好切去煎。
步骤 7
水开后才放上锅蒸,最好是一次加水,别蒸一会儿加一次水,容易漏气蒸不熟的。我的蒸了40分钟。判断熟没熟可以拿个筷子这么戳一下,拉出来不会黏不会有白色的粉就是熟了。
步骤 8
番薯粉做出来的土豆粿颜色偏灰。这是我放了一晚上第二天拍的,风干有点硬,很好切。
步骤 9
切片煎,给一家人当了早餐。好的粉就是不一样,煎的时候不会黏锅。
步骤 10
蘸咸的辣椒酱吃,完美!小孩子可以蘸番茄酱,不蘸也行。
潮汕土豆粿做出来太软是因为:1、放入过多的水。2、淀粉冲的太稀薄了。3、没加淀粉。土豆和番薯粉的比例要3:1比较好。
土豆稞这样做软硬适中:
1、小葱花切小段,青红椒一部分切菱形块,一部分切小细丁。
2、土豆去皮取刨子快速将土豆擦成茸置入大碗内。
3、接着在大碗中将洋葱擦成茸;
4、碗内再加入面粉、鸡蛋、盐、糖。
5、拌匀成面糊。
6、平底锅入少油开小火,将土豆糊倒入锅中。
7、将两糊面全部煎至金***后,关火,按照自己的喜好切好土豆小饼,摆上青红椒块装入盘中。
8、将生抽装入小碟中,加入葱花和青红椒丁拌匀成蘸汁,土豆小饼最后蘸汁吃即可。
潮汕石榴粿做法?急急急?
1,鳜鱼取肉,一半打成鱼胶,一半切成小颗粒。鱼粒上浆,滑油,调味,炒制好。
2、土豆制成极细的丝,入油锅炸成金***,捞出沥净油。
3、鱼胶包入鹅肝酱,制成鱼丸,入笼蒸熟,拖匀沙拉酱,裹匀炸好的土豆丝。
4、蛋清摊成蛋皮,包入炒好的鱼粒,用香葱叶扎住口,制成石榴状,入盘中摆好即成。
潮汕的粿是什么?
第一次知道“粿”这种神一般的东西是在广州读大学的时候。
那时最喜欢寒***之后的开学,四面八方过来的同学们都会带回各地的美食,宿舍里潮州的同学必定会带回一堆花花绿绿的点心。那个时候的年轻人从不会想减肥这种事,嘴都馋。潮汕室友那一大袋糕点,顷刻之间就被一扫而光,吃完才知道,囫囵吞枣下去的糯糯甜甜的东西叫原来叫“粿”。从此对“粿”的印象就是漂亮的、五颜六色的糯米糕点。
后来接触潮汕美食多了,才知道,“粿”的定义有多宽广,并不限于糕点甜品,还有意想不到的粉条、粉皮等主食,个人觉得似乎但凡用米粉、薯粉等经过加工制成的食品,在潮汕都称之为“粿”。
大学室友带回来的妈妈的“粿”是过年的甜粿、红桃粿、发粿、菜头粿、鼠壳粿、草仔粿、芋粿、白粿等,除了这些新年的传统粿品,还有清明时节才制作的供品朴籽粿,五月端午节的粽“栀粿”,中秋节的粿月饼,平时还有粿汁、粿条、发粿、草粿等各种甜的咸的粿品。
这么多专业术语听起来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广东早茶里的萝卜糕,就是潮汕的“菜头粿”;“粿条”就是大街小巷都有的河粉,像片儿汤一样的米皮汤就是“粿汁”。
潮汕人终年做粿,用秫米、粳米磨成粉后制作而成,经常有多余出来的粿皮,节省的潮汕人将卤肚肠、五花肉、豆腐泡等切碎,和粿皮煮在一起,浇上卤汁,出锅的的粿汁就像一碗浓香爽滑的面皮汤,晶莹的粿片原本是边角碎料,有了大肉的搭配,变身潮汕人丰富的早餐主食。
潮汕美食博大精深,变化多端,“粿”品只是它的一部分,但当地人的生活无不是围绕着“粿”展开,“粿”是潮汕美食大蛋糕上最艳丽的点缀。
更多旅途轶事,个性美食美宿,敬请关注崇尚慢旅行的SophyJiang慢旅绘。
粿,品种繁多,美味爽口。在潮汕你会发现各种粿,甜粿、草粿、咸水粿、粿汁、粿条、炒粿糕红桃粿少女粉配上桃子造型,香软可口,是年节中最常用的一种供品。咸水粿形如小蝶子的粿皮,精致洁白,中间凹陷处恰好放上菜铺粒,浇上甜酱或者辣酱,一口一个,口感丰富,爽口不粘牙。韭菜粿也叫“无米粿”,无米粿外皮是用番薯粉制作的,馅是用蔬菜杂粮做的。蒸熟之后颜***人,晶亮透翠,吃起来筋道鲜香;煎烙着吃,酥脆可口。甜粿里面没有馅,是用糯米粉和白糖粉制作而成,作为年糕的一种,吃起来又甜又腻不粘牙。炒糕粿粿条里加入芥蓝菜、肉蛋、海鲜等煎炒,吃起来外脆内软,色、香、味俱全。粿汁这可不是我们平时用榨汁机炸出来喝的果汁。作为潮汕当地的一种特色小吃,粿皮浇上油煎炒过的菜脯粒或者卤汁,点些卤味和烫菜,丰俭由人,保证让你胃口大开!牛杂粿条粿条不同于广东其他地区的河粉。粿条的口感更有弹性,浓郁的汤底,加入丰富入味的牛杂,爽脆的豆芽,想想都是一种美味。现在马上关注“周末度***指南”的头条号,让我们带你周末一起出去浪吧!
潮汕粿品种繁多,大多以米粉、面粉或番薯粉加工成粉末熬制成粿皮,利用各种在地最鲜的农作物为食材烩成粿馅,以主要粿馅命粿名。
哪种粿让你动心?
▲ 小米粿
时年八节,潮汕地区将一年中最重要的八个节日视为祭祀的主日。粿,是八节中不可或缺的贡品。
潮汕人在不同节气会供奉不同粿品,如清明祭用朴籽叶熬制做出的“朴籽粿”;端午节祭祖用栀子熬制的“栀粿”......只要是新鲜的在地食材,都能被精巧地制成粿馅与粿皮。粿印一盖,顿时琳琅满目,无论蒸炸煎炒,都是鲜味袭人。
▲ 潮汕新春游神赛会
红桃粿,祈福祈寿
红桃粿是潮汕粿品最常见的品种,也叫“饭粿”。
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长寿。将红花粉末拌入梗米粉中,与水匀和,做出***色的粿皮,更是蕴意吉祥喜庆。
红桃粿馅多以糯米饭为主,香菇剁成丁,拌上虾米、花生仁、猪肉粒、碎生蒜,油锅爆炒做成鲜香炒饭。***的粿皮包住色味俱佳的饭馅,放入雕刻花纹的木质桃模粿印中,均匀按好,红桃粿便做成了。
喜庆之日,家人团坐一起吃红桃粿,老人们会对吃着正香的孩子开玩笑说:“喜欢吃尖尖的粿头,以后生男孩,喜欢吃饱满的粿尾,以后生女孩。”
鼠壳粿,难以忘怀的甜食
鼠壳粿与老鼠可没什么关系,它是潮汕粿品中有名的甜食小吃,也是祭祖的传统糕点。
之所以取名鼠壳粿,与制粿的原料为鼠壳草相关。鼠壳草,又叫鼠曲草,实为药材。唐朝诗人皮日休曾有诗云“深挑乍见鼠耳香”,讲的便是鼠壳草。
洗净鼠壳草,用沸水烫熟,除去涩味。沥干后研磨搅碎,用文火慢慢烹熬成浆汁,再和上糯米粉,不断揉捏,形成青色的团子。
▲ 甜馅儿的鼠壳粿还会加入一些别的内容
鼠壳粿通常是甜馅。将豆沙、芝麻、花生、切碎的糖冬瓜搅匀,裹入青团子中。同样再用雕刻花纹的木质桃模粿印按压出粿胚形状。最后一道工序,选用干芭蕉叶做粿垫。
这一细节恰恰体现了潮汕人做粿的匠心独运——芭蕉叶可让粿与粿相叠时不会粘黏一起,鼠壳粿也会附上芭蕉的芳香。
水粿,校门口的记忆
最富有“校园情怀”的粿,当之无愧应是水粿。
还记得,每当放学之时,就会有一位带着斗笠,身穿白衣的阿伯,推着小车沿街叫卖着水粿。一元10个粿,插上两三支牙签便可以吃。
栀粿,苦尽甜来
五月栀子花开,沁香四溢,满腹清芳。端午前后的栀子花开正当时,在善于烹食的潮汕人看来,又是一味美味的天然食材。
用栀子做成的栀粿,是端午时节潮汕人祭祖遥寄屈原、品龙舟赛时的传统时令粿品。
《潮汕百草良方》也早有记载,潮民在湿热交加的五月食用栀粿可利湿利尿,清热助食。
栀粿制作工序并不复杂,将***摘下的栀子洗净捣碎,开水浸泡滤渣,泡出***汁液。与糯米浆搓匀,直至浓稠。在通风处静置一夜后,倒入用白帕包裹着的蒸盆中,蒸熟。
蒸熟后放凉,即可食用。吃的时候,还要用纱线牵拉,将栀粿截成小片,蘸着白砂糖。甘苦的栀子味与微甜的白糖、糯米香,是潮汕五月节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