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杂米糕做法?
用料
香兰叶盒子 12条香兰叶
底料 380克水 125克 细砂糖 35克粘米粉 12 茶匙 椰子香精 100 克 去壳熟栗子肉
椰子淋面 360克椰浆 25克 粘米粉 1 茶匙 盐
做法步骤
步骤 1
香兰叶盒子 1 把1条香兰叶洗净减去头部硬质的部分, 将香兰叶按照4厘米、8厘米、12厘米、16厘米处剪出一个小口,剪至中间茎部,不要剪断茎部,在叶子的20厘米处剪断,再将香兰叶向内折叠,相互重叠,形成一个小盒子,底部需要交叉重叠,再用订书机订住盒子最后交叉的侧边。
步骤 2
底料 2 将水、细砂糖、粘米粉和椰子香精放 入主锅,以10秒/速度7混合。再以 10分/Varoma/速度3烹煮。 3 加入去壳熟栗子肉,以30秒/速度7切 碎。倒入碗内备用。清洁主锅。 4 用勺子将米糊倒入准备好的倒入香兰叶盒 子,装1/2满后放凉备用。
步骤 3
椰子淋面 5 将椰浆、粘米粉和盐放入主锅,以 10分/Varoma/速度3烹煮。 6 用勺子立即将椰浆糊倒入装有底料的香兰 叶盒子中,即可享用或放凉后享用。
福清米糕的做法大过程
材料
糯米粉:6两,椰浆:400ml1罐,水:100ml,芝麻:少许,冰糖:1两,花生油:少许
做法
1、冰糖粉碎
2、把糯米粉、椰浆、水、冰糖放在一起搅拌成粉浆
3、一边搅拌一边放进芝麻
4、用花生油涂抹盆子
5、搅拌好的粉浆放入盆子(最好是不锈钢)
6、锅里下水烧开,放进装有搅拌好的粉浆
7、蒸20分钟,***筷子,拿出,筷子不沾粉就表示熟了
8、放进冰箱冷冻,不要放进急冻
主料
糯米300克
芸豆70克
辅料
白糖50克 红米适量 小米适量 糙米适量 玉米适量
步骤1
芸豆泡发一夜,糯米和其他米都浸泡不少于两小时
步骤2
米和豆都浸泡好
步骤3
将泡好的各种米还有芸豆洗净,然后拌入白糖
步骤4
将杂米饭用电饭煲煮好
步骤5
在平的容器铺上保鲜膜
步骤6
将煮好的杂米饭铺平整,提起保鲜膜将米饭叠起并压紧
步骤7
切开成糕,即可食用,冷热皆宜
闽南人端午节吃什么?
1)闽南端午节食俗:菜包粿
菜包粿也是泉州特色小吃之一,外层是用蒸熟地瓜和糯米充分混合,内陷是用萝卜干、五花肉、香菇、干贝等食材混合而成。包好的菜包粿上锅蒸熟就可以吃了。
2)闽南端午节食俗:粽子
吃粽子是一项流传很久的习俗,传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祭奠投江的屈原。吃粽子的时候,千万不要小看外面这一层厚厚的外皮,无论是用荷叶还是竹叶,都具有非常优秀的清热解毒功效。
3)闽南端午节食俗: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
4)闽南端午节食俗:煎面饼
福清和平潭都有端午煎面饼的习俗,用粗面,即小麦浸在水里发后,磨成浆,在大铁锅里煎成。卷上炒或煮熟的豆芽、韭菜、蛏肉等 。因为福清方言的“面”与“绵”谐音,有“福寿绵长”的美好祝福在里面。
5)闽南端午节食俗:米糕
蒸“初一糕” 五月初一莆田,田民间做米糕。糕的样式虽有不同,但制作的原料与方法大致相同,都以大米磨成粉,后加糖、香料、花生等蒸制而成,叫“早米糕”;也有以佐料特征命名的“薄荷糕”等。
6)闽南端午节食俗:初五蛋
莆田人初五这天要煮蛋、吃蛋。清晨,人们***集香草、菖蒲、石榴枝、桃枝、柑橘枝等,统称“午时草”。中午,将“午时草”与鸡蛋一起煮,味道芳香。人们以煮蛋的汤水洗澡,浴后换上夏令新装,每人再吃上两个鸡蛋,以图吉利。
闽南人端午节通常会吃粽子,并且有一种特色的闽南粽子叫做“咸肉粽”。
咸肉粽是用糯米、猪肉、咸蛋黄、香菇、蚝油等原料包裹而成的,口感鲜香可口。
除了咸肉粽,闽南人也会吃一些传统的甜粽子,如红豆粽、枣泥粽等。
此外,闽南人还会饮用一种叫做“艾叶酒”的饮品,以驱除邪气,祈福平安。
粽子,汤圆。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端午节的习俗,闽南人喜欢在端午节包粽子吃,包的粽子形状有的长长的,有的呈三角形,粽子里面的料有红豆,猪肉,芝麻,花生。闽南人也喜欢在端午节煮汤圆来吃,寓意团圆。
闽南地区的端午节有吃粽子、吃五毒饼、吃茶食、煮艾草汤、吃大蒜或菖蒲叶等习俗。其中,粽子是闽南人端午节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因为粽子寓意着“中子”和“中状元”。除了粽子,五毒饼、茶食、艾草汤等传统食品也是闽南人在端午节时不可缺少的美食。
此外,在闽南地区,人们还会在端午节时***草人、挂艾草门、泡艾草澡等,以驱邪避病。同时,还有一些端午节的节令玩具,如制作蜈蚣风筝、放蛇风筝、画雄黄符等,以增加节日气氛。
总之,闽南地区的端午节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的节日,人们通过各种习俗和食品来祈求平安健康、团圆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