蚵仔煎的做法?
蚵仔煎是台湾非常受欢迎的小吃之一,制作方法如下:
材料:
- 新鲜蚵仔
- 鸡蛋
- 玉米淀粉
- 面粉
- 洋葱
- 蒜末
- 酱油
- 盐
- 油
- 青葱(可选)
- 辣椒酱(可选)
步骤:
1. 将蚵仔洗净,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备用。
2. 将鸡蛋打入碗中,打散后加入适量的玉米淀粉和面粉,搅拌均匀,调成糊状。
3. 将洋葱切成小块,蒜末切碎备用。
4. 热锅加油,油热后加入洋葱和蒜末,炒香后加入蚵仔,翻炒几下。
5. 加入适量的酱油和盐,炒匀后盛出备用。
6. 锅中再加一些油,将蚵仔放入锅中,倒入鸡蛋糊,用铲子轻轻压扁,煎至两面金***。
7. 煎好后捞出,放在厨房纸上吸去多余的油。
8. 可以撒上一些切碎的青葱和辣椒酱,即可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蚵仔煎时,油温不要过高,以免糊掉或者煎糊。此外,煎鸡蛋糊时要用铲子轻轻压扁,以便熟透,口感更佳。
主料:蚵仔250克,蒜叶50克,鸡蛋2个
辅料:红薯粉30克
配料:油12克,盐1克,胡椒粉3克,番茄酱10克,辣椒酱10克
做法:
1.准备主要原料:蚵仔、鸡蛋、大蒜、红薯粉、胡椒粉、油。
2.在蚵仔中加入切成小片的蒜叶和胡椒粉拌匀。
3.再筛入红薯粉拌匀。
4.鸡蛋打散。
5.热锅,放油。
6.倒入蚵仔中火煎5分钟。
7.加入蛋液。
8.底部凝固后翻面煎1分钟,红薯粉的透明颜色已成。
9.吃的时候,喜欢配番茄酱的,辣椒酱的任选。
用料
生蚝肉 250,鸡蛋 1个,葱 两根,薯粉 4勺,盐 适量,白胡椒粉 少量(可不加),泰式甜辣酱 适量
做法步骤
步骤 1
生蚝用水洗净,用少量油抓一抓,然后再用水洗一遍,这样更干净。洗后沥干水待用。葱切葱花。
步骤 2
把葱花,鸡蛋,生蚝,薯粉,盐全部放在大碗里拌匀。
步骤 3
油锅热了把拌匀的生蚝倒一勺进去,小火两面煎金黄即可。
步骤 4
煎好的生蚝淋上泰式甜辣酱更好吃。
什么是蚵仔煎?
蚵仔煎,是一道常见的家常菜,起源于福建沿海,台湾,潮汕等地区经典的传统小吃之一。
蚵仔为闽南语,指牡蛎(海蛎)。福建福州、莆田、闽南地区、台湾、潮汕常做家常小吃海蛎煎,口感香脆,内馅香滑。
蚵仔煎怎么念?
蚵仔煎的读音是闽南语读音,读作:[ǒu ā jīan]。
蚵仔煎:
蚵仔煎是福建闽南、台湾地区、广东潮汕的经典小吃,食材以海蛎、地瓜粉为主,制作简单,味道咸、鲜。起源是先民在无法饱食下所发明的替代粮食,是一种贫苦生活的象征。
历史起源:
蚵仔煎并非台湾特有小吃,在闽南语系地区(闽南、潮汕)自古有之,是一道常见的家常菜,蚵仔煎据传是一种在贫穷社会之下所发明的一种创意料理,是先民困苦,在无法饱食下所发明的替代粮食,是一种贫苦生活的象征。闽南,台湾,潮汕三地基本同根同源,在台湾它最早的名字叫“煎食追”,是台南安平地区一带的老一辈的人都知道的传统点心,是以加水后的番薯粉浆包裹蚵仔、鸡蛋、小***、韭菜等食材所煎成的饼状物。
适用人群:
牡蛎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抗癌海产品,也是一种很好的美容食品。其适宜体质虚弱的儿童,以及患有肺门淋巴结核、颈淋巴结核、瘰疬、阴虚烦热失眠、心神不安、癌症和放疗、化疗后的人食用;也适宜糖尿病人和患干燥综合症、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之人食用;同时,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和怀孕期间也皆宜食用牡蛎。而患有急、慢性皮肤病者则应忌食牡蛎,此外,脾胃虚寒、滑精、慢性腹泻、便溏者也不宜多吃。
一般人均可食用鸡蛋,不过也有部分人群不宜多食,其中包括肝炎病人、吃鸡蛋过敏的人、发热病人、腹泻病人、高血脂和肾脏病人、皮肤生疮化脓的人,以及脾胃虚弱、胃脘胀满、舌苔厚腻者。
一般人均可食用红薯淀粉。